上一主题:茶文化与茶道犹在?
下一主题:皎然与茶
4、除上述等县外,凡是古“濮人”居住过的县,现在有的是该地区的茶叶主产县,有的是大树茶的生长区。如古称“仆水”的元江县,是玉溪地区的主产茶县,解放前,元江、墨江与镇源三县所产之茶年产达到2400旧担,元江糯茶叶质柔软,叶大形圆,茶芽特别肥壮,为它处所罕见。
汉兴古郡句町县,系汉晋时期(公元前206年一公元420年)姓“母”的濮王“句町王国”所在地,现为文山州的广南县,是文山州的茶叶主产区,解放前已产茶 500旧担,汉建宁郡的谈稿县,现为曲靖地区的富源县,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就有濮人迁入居住,现在该县与贵州交界处的十八连山还有不少野生大树茶。
晋(公元265―420年)永昌郡的永寿县,现为临沧地区的耿马县,两晋时期濮人迁入居住,现在该县海拨2000公尺的古林中也发现有野生茶。
唐(公元618―907年)开南、银生,永昌、寻传等处皆有朴子蛮居住,这些地区就是现在的景东文井街、景东县城,保山和云龙以西等处。保山已如前述。景东茶叶在唐时已闻名于世,据唐樊绰《蛮书》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饮之。”,银生城即今景东县城,景东川河又叫银生河,银生是古产茶地区,但“银生城界诸山”的茶树不一定是蒙舍蛮所载,蒙舍蛮是唐时南诏王国(在今大理州巍山县)的统治民族,又名南诏蛮,南诏蒙氏在景东设立银生府,为南诏六节度之一、银生节度使所管辖的地区,包括现思茅专区的景东,景谷、普洱、镇源及西双版纳等地,蒙氏贵族只知饮用在这些地区“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