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白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落山。他看到筐里的茶叶,已经被太阳晒得软软的,像空心菜被开水烫过一样。他赶忙用手去抖、去翻。由于叶子粘连在一起,反复抖、抄,怎么也抖不开,抄不散。这时,杨太白闻到了一阵阵清香,他随手抓几片叶子塞进口里咀嚼,越嚼越香,口中生津,爽气清心。他好不欢喜,看看天色已晚,赶忙挑担下山。
武夷山群峰蒙上层层岚雾,鸟儿唧唧喳喳地叫着归窠,村里人家也都点上了松明子。春夏之交,武夷山的夜晚寒气依然袭人。杨太白回到家里,放下茶担,就忙着生火煮饭,火烧得很旺,屋里暖烘烘的,一顿饭工夫,放在灶前的茶叶又干了许多,酣醇的清香也充满了小屋。这醇醇茶香溢出门外,飘遍村庄,大家都闻到了这股奇异的芳香,香从何来?人们带着好奇的心理,逐户寻找,这才发现是杨太白家的茶叶香。大家围在杨太白的茶担旁,翻看着那茶叶。只见茶叶绿叶红边,片片卷缩,像这模样的茶叶,乡民们可是头一回看见。大家都说杨太白疯了,把茶叶烤成这副焦样子,还能治病么?
从前,山里人采回青茶,不晒也不烤,而是将茶叶捣烂,揉成团,凉干,即成茶药。这种茶药时间放久了,有的就会发霉变质,不能用。有的虽不发霉变质,但吃起来有一股很浓的青草味且又苦又涩,十分难吃。现在经杨太白制的茶叶,一年下来用开水冲服,不仅能治病,还有甘味,吃后满口芳香,回味无穷。这样,就有很多人来向杨太白讨茶。有的人要去治病,有的人吃上了瘾,每天吃一点,人就清心爽气,不吃就无精打采。吃茶的人越来越多,吃茶成了武夷山人的趣事。有一首,《饮茶歌》为证:
一碗润喉咙。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后来,杨太白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发明了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一套完整的制茶工艺。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一代传一代,武夷山人都学会了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