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天下的婺源茶商
发布时间 2009-07-01 浏览 24368 次
婺源隶属徽州,得此优惠政策,仿佛有股神力在推动着婺源,婺源漫山遍野皆种茶。

  婺源茶商得此优势,顺势而进。他们走出篱笆墙,同家、同族、同宗结成商帮,北上天津、北京,南下广东、福建,经略杭州、扬州,出击汉口、西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面开花,婺源茶商由内到外四处出击,实际上是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怪,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都是婺源茶商在奔忙。婺源茶商好像特聪明,特精灵,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黄灿灿的金子都在他们手上流动。到了明末清初,婺源茶商已成巨龙。

  婺源茶商“贾而好儒”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万般之中儒最重。只要冠上“儒”字,就是千秋万代的殊荣,如:儒士、儒僧、儒道、儒商……

  徽州婺源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乡,儒家思想始终统治着这块大地。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婺源茶商大多表现为“贾而好儒”的特点。

  商人和顾客是互惠互利的两极,商人只有诚实不欺,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因此,婺源茶商在行商的道德观里由于带有浓厚的儒家味,这种外儒内商的道德观,使婺源茶商在商场竞争中往往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如清代婺源人朱文炽为人憨厚刚直,在珠江经营茶叶生意,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总是不听市侩的劝阻,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注明“陈茶”二字,以示不欺。他在珠江20年,虽因此亏蚀本银数万两,但他并不后悔。

  婺源人詹谷,在崇明为江湾茶业主主持商务,时值业主年老归家,东南又发生战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詹谷不存半点私心,艰苦经营,竟然大获厚利。后来,业主之子来到崇明,詹谷将历年来的账本交给少主,账本上一笔一笔,涓滴无私。崇明人无不叹服。

  婺源商人毕因通,曾接受王某的存银60余两,王某突然暴殁,没人知道这笔钱,但毕因通数年后,待王某之子长大成人,便将王某的存款连本带利一并奉还。

  如此种种,婺源茶商以儒家的“诚”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