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个茶乡。喝茶的去处甚多。但杭州却是个能把茶喝出浓浓的俗世生活风情来的地方。龙井茶的阵阵幽香,那绿色的精灵在玻璃水杯中舒展着的身姿都已不再是关注的内容了。更多的是关于佐茶的食物和喝茶时消磨时间的方式了。这个城市,真是无处不浸润着南宋遗风。
只有茶博馆,还留有了几分清幽。
三十分钟以后,车子到了茶之乡车站。 几乎已经在山顶上了。站在路边,能看到山下的小镇。有新干线驶过,但听不到声音。感觉离城镇很远。山顶上的开阔地,是一片苍翠的茶园。 雾渐渐散开,露出透蓝透蓝的天空。阳光穿过云层洒下一片柔和的金色。茶树上挂满晶莹的露珠。穿行在茶园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茶叶博物馆就在那一片绿色的茶园之中。
这样的一片土地,从未有过任何接触的地方,却时时感觉到一种召唤。我不知道,我要在这里找到什么。但内心感觉,这里有我喜欢的东西。
常常这样。一个人,毫没来由地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寻找一些不明确的感觉。
馆长小泊重洋先生已经在等我了。一个清瘦的老者,眼睛里有平和睿智的光。听朋友介绍,小泊先生原本是政府的公务员,因为喜欢茶,筹建博物馆时,自动要求来这里,放弃了公务员的身份。博物馆是社团法人。政府给一部分资金,自己还得创收,才能维持开销和工作人员的工资。 小泊先生在这里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关于茶的著作。
他说,他去过杭州。喜欢那个地方,叫龙井的那个地方。还喜欢一部书,叫茶经。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包装是一本线装本的陆羽《茶经》。 杭州的朋友送的。可惜,中文的,我看不懂。他说。
小泊先生让我先去自己走走看看。下午有茶道老师来,可以看茶道表演。或者,有兴趣,跟着学学。
茶博馆不大,仅参观的话,一小时足够了。茶的历史。茶的种植方式。种植的工具。茶的饮用方式。饮茶的器皿。各国的茶俗。全有。小而精致的博物馆,介绍的很全。 有一株巨大的茶树,穿过楼板,一直长到三楼的屋顶。是按中国云南的一株茶树一比一仿真制作的。是茶,就离不开关于中国的介绍。毕竟,这是由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在中国展区,还有留学生在表演中国茶艺。站一旁看了一会,发现那女孩一点没有进入。只是机械地做着几个动作。内心里有些遗憾。可惜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竟被演绎得没有一点美感。
馆内的陈列对我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一个人走出陈列室,慢慢地向后面的庭院走去。
是典型的日式庭院。还有茶道教室。庭院里简洁干净。茶室是茅草屋顶的。有着一种古朴的典雅。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 整个庭院里面空无一人。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上有飘落的黄叶。阳光四处流动,温暖而芬芳。 一个人,就这样站着。风吹过,听见有枯叶飘飘洒洒地掉落。空气中弥漫着茶香。
瞬间,进入了一种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童年的记忆中也有一片茶园。跟着外婆在茶树间穿梭。我把自己藏起来,蹲在茶树下,让外婆找。好久没有声音,便探出头去,发现外婆就站在茶树前看着我微笑。
从小,便跟着外婆喝茶。外婆家有一个大大的瓦罐,在炭炉上炖水。水开了,冒出丝丝的热气。外婆用来泡茶。绿色的高山云雾茶在杯子里翻腾,清香扑鼻。有时候,看着杯子里的茶水,外婆会对着似懂非懂的我说,茶可以明目,可以清心。是个好东西啊。
外婆在那个山村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