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一味郎岩松
发布时间 2009-07-01 浏览 30850 次
岩松反复流连于此。来的次数多了,郎先生竟逐渐迷恋上了这里。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与法海寺仅百步之遥的龙泉寺已年久失修一片荒芜,经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沟通,经济并不宽裕的他投资数十万元,修葺重饬龙泉寺,并开设翠隐茗泉茶院。既不能破坏它原有的建筑模式又不能改变其历史风貌,寺院的装饰整修使这位古典文化挚爱者费尽精力、财力,工程的开展艰巨异常,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单寺门前的垃圾就整整清理了3个月,而几间茶室的装饰也近一年才完工。最令人感叹的是西庭院的露天茶坪的开创过程:当时郎先生曾遣散了所有装修工人,只留下一位年长的老工匠,连续一周的时间郎先生只是在庭院角落端坐不动,品茶谈天,欣赏阳光追逐树影的游戏;随后的两个月里,郎先生一点一滴地指引,老匠人一砖一石地铺砌,两个人一对一的反复交流,深思慎行,像修行,更像禅悟。两个多月后,近千平方米的茶坪竟然就这样在乱石堆与荒草丛中诞生了。如今,这里是客人们最喜欢的地方。

 跟随郎先生的脚步,我们参观了3间茶室,一间三面朝阳,阳光充足,另外两间以舒适为主又不失情趣。看到他收藏的两张樟木精雕花纹的古床,听他为我们详尽的介绍工艺 、运输和保养等每一个细节。而院中最吸引目光的银杏树,传说中竟然是在镇守着龙泉里的真龙!顺着他的指引,可以看到树根果然长成龙的样子(眉眼鳞爪俱全,惟妙惟肖,只是不像被镇住,倒更像是在与古树嬉戏。院中央有一个影壁,是主人自己设计的,影壁芯是用最小规格的筒瓦裁切拼对的团花寿字,刚直的筒瓦在此竟圆团得浑然天成,图案大方、得体又不失高雅,寿字四周是复杂却规整的绣球图案,全部用磨制的瓦片和几毫米厚的青石板拼出,精美异常,是用了4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的。

  秋获时节,人迹寥寥的古寺,让记者感觉到更像一座私人会馆。那些走山走累了的,进来饮一杯清茶解乏;在生意场上拼惨了的,也会在此修复受伤的心情。刚开业时茶客并不多,庙门时掩时开。他并不着急,悠悠然坐待商机品茗读书自得其乐。平时,他会邀亲朋好友、名人雅士来此小聚,挥毫书画的,谈儒释道的,切磋诗词的。听到文人骚客的夸奖,他却说他是举微薄之力,为传统文化留存一席之地。而同样和郎先生一起醉心此地的茶客,不知不觉中竟也车盖相倾,络绎不绝了。 

 他告诉记者,建筑类专业出身的他十年间几乎做遍了房产开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物业和酒店管理等所有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工作,事业也算小有成就。他的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