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四)茶会的盛起
下一主题:(五)以茶氏名的流行
李郢,宣宗大中年间进士。诗中对当时贡茶的情况,记述比较具 体,而且有些史料如喊山催春,还纠正了历来的传误。
过去,称喊山催春是始于北宋建州贡焙。这里的“万人争啖春山 摧”之句,说明这一习俗,实际早在唐朝的茶山贡焙即已有之。在这 首诗的字里行间,还寓有李郢对贡茶弊端的揭露。如果说,李诗的讽 谏还比较委婉,那么,袁高的《茶山诗》就完全是直谏了:“禹贡通 远俗,所图在安人。后王失其本,职吏不敢陈。亦有奸佞者,固兹欲 求伸。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甿辍耕 农来,采采实苦辛。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 荒榛。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
悲嗟遍空山,草木为不春。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心争造化 力,先走银台均。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众工何枯槁,俯视弥伤 神。皇帝尚巡狩,东效路多堙。周围绕天涯,所献愈艰勤。况值兵革 困,重兹困疲民。未知供御余,谁合分此珍?!顾省黍邦守,又惭复 固循。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
袁高《茶山诗》,作于建中二年(781)刺湖州时,是年,他 在督造贡茶结束时,将亲见的种种贡茶弊端,叙作一诗,付急骑随贡 茶一起呈德宗,并把诗文刻石置贡焙处。这是有唐一代唯一敢于公开 反对贡茶的官员。在《全唐诗》中,关于贡茶的诗篇和诗句还很多, 但引录上述二例,不但概括了唐诗涉及的有关内容,而且比较全面地 反映了唐朝贡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