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发布时间 2009-07-07 浏览 24977 次
“摘鲜焙芳施封裹”,最好、最新、最嫩的茶叶制好封存之后,马上送达皇宫, 剩余的才是王公贵族享用,而后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么时候才能到这些种茶的山人家呢? 第二部分从“柴门反关无俗客”到“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可以说是这首诗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宵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写出了茶之美妙。 第三部分从“山上群仙司下土”到“到头还得苏息否?”,写蓬莱山上的仙人管着土地上的事物,那么他们是否知道百亿万的茶农,每日在山崖上辛勤地劳动,茶农为献贡茶所受的苦,有何人知晓呢? 作者在蓬莱仙境为孟谏议替这些茶农问:这种辛苦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茶农何时才得以歇息? 这首诗即有道家羽化成仙的浪漫主义情调,又有儒家的治世精神。茶人即使在羽化成仙的意境里,也不忘为民请愿,想的是茶农的辛苦和国家的兴衰。 当时贡茶使用量之大,让茶农与督茶都身感疲备,“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所以又有了许多正直的督茶为民请愿,在送去贡茶的同时,也送去了规劝皇帝的诗文,减少了贡茶的数量,也减轻了茶农的负担。这就是茶人精神的伟大之处。 注: 江苏宜兴,古时称阳羡县。文中提到的阳羡茶即阳羡紫笋茶,此茶经陆羽的发现和推荐,自唐肃宗时便正式列为贡品。 文中提到的谏议为古时的一个官职。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