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恩施馨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到农业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到致富一方村民。无疑,高乐山镇的成功之路给人以太多启示。
错位竞争,是咸丰县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建设‘三园一都’”的成功法宝之一。发展乌龙茶产业正符合县委、政府错位竞争的发展思路。咸丰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打造以咸丰铁观音为重点的乌龙茶特色板块基地,着力培植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品牌。按照这一要求,该县把特色产业板块基地建设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狠抓落实。
4月9日,咸丰县委副书记黄宏伟、副县长曾庆国带领农业、林业、畜牧、财政、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再次检查了板块基地建设情况,对基地发展涉及到的高乐山镇太坪沟村李家山基地公路建设问题、茶苗投入问题、茶园的排灌、道路的维修问题、文明新村建设、人员的技术培训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办公,专题研究,明确了各个部门支持板块基地建设的任务。目前板块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茶园的管理正在进行,长势良好。
为进一步提高该县茶叶技术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年初对全县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干部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并聘请了州农业局的领导到培训班作辅导讲课;同时,派员8名同志到福建安溪茶叶学校历时半月专门学习乌龙茶栽培和加工技术。
通过培训学习,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为指导该县乌龙茶板块基地建设和茶树栽培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回到工作岗位后,加强对茶农的指导管理,做到适时指导茶农对茶园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推进茶园的田间管理。同时,该县茶办的同志深入乡、村、组及加工企业,加强对乌龙茶栽培、加工的技术指导。
目前,该县乌龙茶发展态势良好,加工企业已发展到四家,除馨源公司、仁仁硒茶公司外,晓春茶业和人头山茶厂都分别添置了30多万元的乌龙茶加工设备,并已开机运行。
咸丰乌龙茶产业发展时间虽晚,但随着馨源茶业落户高乐山镇,大规模、大手笔地投资茶叶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短短三年,该县乌龙茶基地面积不断翻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效益迅速呈现,形成了基地建设促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提高基地建设水平的良性循环。
该县乌龙茶产业发展在馨源茶业、仁仁硒茶、人头山、晓春茶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量大幅度跃升,产值大步提高,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几大龙头企业均获得QS认证,其中馨源茶业和仁仁硒茶还通过了有机茶认证,更加强了该县乌龙茶的市场竞争力,也坚定了群众依托发展乌龙茶脱贫致富的信心。展望未来,咸丰乌龙茶业的前景更为美好,咸丰也定将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乌龙茶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