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正安县快速发展茶产业 推进生态有机茶建设
发布时间 2009-07-21 浏览 26585 次
过养鸡发家致富的女能人李治英,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将多年的积蓄带进瑞溪镇燕子坝村发展茶产业。去年她转包了村里的180亩茶园和150多亩荒山后,将养鸡场也搬到茶园边上,修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鸡场和3个沼气池。她打算一边养蛋鸡一边发展茶叶,将鸡屎经沼气池处理后育出一片生态有机茶,做到养殖种植双丰收。

省优秀茶叶加工师、县绿产办干部罗明在瑞溪镇的“十里茶廊”里领办了100多亩白茶,用沼液沼渣为茶苗施肥,一年多的时间后他的茶园开始初采,生产出来的“颜如玉”白茶品牌,在上海茶博会上一下子就夺得了金奖。“‘安吉白茶’在原产地浙江从移栽到采摘,最快也需要三年时间。但这种优良品种落户正安后,‘正安白茶’从移栽到采摘最迟也不过两年,这是正安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和用沼液沼渣施肥产生的效果。”

8万口沼气池培育10万亩茶

“有8万口沼气池的地方,没有10万亩茶,有10万亩茶的地方,没有8万口沼气池,二者兼合,正安模式将是不可复制的。”正安县委副书记蔡万权坦率地说,在绿色浪潮涌流的当今世界,正安县没有工业污染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再加上有一系列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这简直是上天赋予的无价“金钵”。越是地域特色性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性,只要经过精心的加工和提炼以及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地域性的东西就能上升为国际性。蔡万权说,全县正以“干部领办、大户带动、农民主体”为工作方式,抓住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化扶贫、退耕还林、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带来的机遇,推行“猪-沼-茶-林”模式,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有机结合,实行规范化种植,大力发展茶产业。按综合环境评价,近三年内正在高标准高质量打造10万亩生态茶园。

今年以来,正安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群众出资维修相结合,继续探索建立沼气池管理维护网络体系,提高沼气池的使用率,建、管、用并举,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畜牧健康养殖业和生态种植业,打造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使正安生态循环农业迈上新台阶。全县继续推行“贷款修、养畜还、协会管”的建池模式,新增财政贴息贷款2000万元用于沼畜工程,新建沼气池10000口以上,新增沼气覆盖户12000户以上。

随着生态沼气培育生态茶的明显优势彰显,正安人发展茶产业的底气也大大增强,更增添了他们发展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正安发展茶产业起步虽晚,但不步一些发展较早的茶区的弯路,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业内人士说:“正安正在以高标准积极打造高品质的有机茶,沼液、沼渣成为打造正安有机茶的生态链条,‘生态+沼肥+无残留’被正安确定为发展有机茶的运作模式,‘优质、安全、绿色’是正安有机茶追求的目标。”

正安县委书记韦圣福说:作为一个新茶区,正安紧紧围绕“建设8万口沼气池、培育10万亩生态茶”的工作目标,全县三年新建茶园7.2万亩,改造老茶园2万亩,形成了16家民营企业和骨干茶场,其中国家扶贫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成立了正安县茶叶协会,注册了正安公共品牌“正安白茶”商标,为全县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原题为《走生态有机茶的“高端路”--正安快速发展茶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六》)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