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全国茶叶安全高效清洁
下一主题:贵州绿茶打动韩国客
走“中间路线”,开发中低档名茶
“开发中低档次名茶,是宁波茶业的潜力所在。”一位茶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
据他分析,价格上千元甚至几千元的高档名优茶由于受市场、购买力、人工采摘等条件限制,目前生产基本呈“饱和”状态,大幅度增产已非常困难。而减少大众茶产量,想方设法开发中低档名茶,不失为茶业快速扩张的一条捷径。
从现有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来分析,我市开发中低档名茶已具备了一些条件。一方面,中低档名茶无论是采摘,还是加工制作,都可以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也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鲜叶资源,另一方面,高档名优茶大多作为“礼品茶”,属团体消费。而价格在每公斤百元上下的中低档名茶在南方和北方大有市场,普通消费者一般可以接受。此外,茶叶生产企业还可以借助现有的茶叶品牌资源,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我市中低值茶资源开发起步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低值茶资源占春茶30%的比重,如果大规模开发,可增加中低档名茶产量3000吨左右,按照平均每公斤100元计算,其经济总量十分可观。
正是看到了这一潜力,去年,我市启动了中低值茶鲜叶资源增值开发项目。在一些推广部门和生产单位的重视下,创新开发、试验推广热情高涨。今年,余姚、奉化、宁海、鄞州、象山等地13家生产单位共生产勾青、龙珠、佛茶及乌龙茶等名优茶新品118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因注重内质、价格实惠,深受本地和上海各大市场欢迎
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茶叶专家表示,今年下半年要继续开展中低值茶资源生产开发工作,重点试制乌龙茶,探讨普惠型绿茶产业化技术标准。同时,适当时期开展茶叶技术人员和生产单位的质量安全培训,尽快把中低档茶类培育成为我市茶产业快速增长的新亮点。(原题为《高档名优茶市场饱和 大众茶呈增产降价态势--“中间路线”突破宁波茶业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