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应注意土壤的其他性质、土层的厚度和土壤的通气性、蓄水性、保肥性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是砂质黏壤土,这种土壤蓄水性、保肥性、通气性良好,茶树生长健壮,茶叶品质良好。砂质土虽然通气性好,但一般肥力低、蓄水性、保肥性差。黏质土虽然蓄水性强,但通气性差,早春土温不易升高,茶树一般发芽较迟。茶树是直根性植物,对土层要求相对深厚,一般要求土深在60厘米以上。
2、地形条件。
不同的地形地势由于微域气候及土壤状况的差异,对茶树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在选定的基地地块上,按地形条件进行分类,坡度在30。以上的作林地,平地宜作良田,良田与茶地之间地带划为造林隔离带,防止良田喷洒农药对茶园的污染。一般高山西北向的坡地、深谷地,冷空气容易聚积,茶树易遭受冻害;高山南坡往往易受旱害;山顶由于土壤瘠薄,建园后一般较难获得高产;坡脚地段土壤较深厚肥沃,茶树长势旺盛。
发展新茶园,最好选择坡度在25。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缓坡,以坡度3°~15°最为合适。同时还应考虑当地的水源、交通、燃料、劳力等条件。同时,有选择地保留一部分面积,保留不同林相的林地,维持生物多样性。
3、环境条件。
茶叶是采摘后不加清洗即加工的,加工后的成茶也不加清洗即冲泡而饮用,因此,在选地种茶时,必须要求茶园周边环境没有污染源和尘土,基地选择在远离城市、工厂、居民点、公路主干道的山区和半山区。对大气质量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中的标准。
二、无公害茶园铺草要领
1、铺草作用与效果
茶园铺草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蓄水能力,防止土壤冲刷,增进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旱季铺草的茶园,其土壤耕作层的含水率比不铺草的茶园一般可提高5%~10%。广东省试验,茶园铺草可以提高茶叶产量12.9%;安徽省试验,铺草茶园秋茶可以增产15%~30%,且对来年春茶大有好处;浙江省台州试验,高山茶园铺草后,夏季地表温度比不铺草茶园降低7℃左右;冬季可提高地面温度,冻土层浅,土壤湿度提高,茶树长势明显比不铺草的茶园好,茶叶增产显著。所以,推行茶园铺草,是实现茶园优质高产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2、铺草量
茶园铺草以铺盖后不见土面为宜,一般草层厚度在10~15厘米,每亩铺设草料2000千克左右。如果草源充足的话,可适当增加。铺草材料就地取材,可用稻草、麦秆等农作物秸秆,也可用细嫩杂草、幼嫩枝叶,还可以利用茶园周边杂地、路边、沟边种植一些绿肥,收割后作为铺草材料,茶园修剪下的枝叶,也可以留园覆盖。
3、铺草时间及方法
茶园铺草全年均可进行,以防旱为目的的铺草,宜在旱季来临之前进行。在浙江的气候条件下,一般应在出梅前铺草。铺草前应先清除茶园杂草。平地和梯地茶园,可以进行散铺。坡地茶园,应采用顺坡横向铺盖,并稍加泥土压盖,以达到阻断地表径流,提高茶园接纳雨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