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于2007年底开始,从发改、农业等部门筹措500万元,作为解决了启动资金。同时,采取乡镇自筹、财政投入、部门帮扶等方式,筹集资金近1200万元,解决茶苗及肥料的补助资金,每亩无偿供给茶苗和底肥100公斤普钙。对集中育苗10亩以上的茶户,每亩补助600元。
江口县信用联社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对茶农千元以上五万以下的贷款,不需提供质押,去年已对37户农民放贷190万元。对公司贷款一改以具体物品抵押的作法,实行以其茶产业预期收入作抵押。该联社还创新服务产品,开展了“信用工程”,将在今年6月完成18个村的信用等级评定,届时茶农贷款到处申请,只需将信用卡交给柜台,任何营业员均可为其办理,若贷5万元以上,也可用茶园经营权作为质押。从而,极大地方便茶农增强“造血”功能。
三轮驱动 创新模式
江口县施行企业推进、大户带动、农户为主体的“三轮驱动”建园模式,初战告捷。在前冬去春不足半年的时间里,就建成茶园5120亩。
工作中,该县利用后发优势,从四方面创新举措。一是吸取其它县的教训,鼓励茶农以短养长,对按规定套种豆科、绿肥等经济作物的,每亩补助种子款40元。农民通过这种长短结合的发展,提高了效益,增强了种茶信心,又提升了土地产出率。二是实行“多品种、错季节”种茶,避免今后采茶的“茬口拥挤”,有利于合理安排劳力资源,克服人口红利弱化引起的采茶工不足的困难。三是进行高端运作,以绿色无公害为目标,实行种茶“五化”,即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机械化。例如在茶园中,留足机车道和机采空隙,以利今后车辆进入和机械采茶。四是实行茶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该县将1000亩以上的茶园,均安排于旅游景区和景点。种茶之前,就为今后的旅游道路、农家乐等相关设施,留足土地储备。
通过努力,江口县生态茶产业发展从零起步,稳健前进。一年多来,全县已种茶12000亩,全部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成活率达95%以上。为在2015年实现20万亩茶园,做大茶产业,较好地奠定了第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