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普定:茶溢飘香引客来
发布时间 2009-08-10 浏览 23741 次
产地认定1200亩;学习培训多样化,进一步加大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把培训技术干部和培训农民相结合,采取组织外出参观培训、深入茶业进行指导、邀请专家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丰富培训活动内容。建立培训长效机制,整合农民培训资金,每年提供60万元输送近600茶农到眉潭、凤冈等地参观学习茶园建设。今年由县茶办、县就业办联合培训园区农民1800人;生产加工科学化,引进了重华、长青、金苑3家投资500万元以上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均采用标准化先进加工制作工艺,目前,通过引进、技改、扩建,着力提高科技含量,全县已具备茶叶深加工、精加工企业7家,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

  合作社迈出新步伐。随着茶园的不断扩大,茶农的不断增多,为了把千变万化的市场与千家万户的茶农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茶产业的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普定因势利导,走上了茶业合作化经营的路子,全县已成立5个茶叶专业生产合作社,吸纳茶农3627户,另有2个合作社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合作社把松散型的生产者组成了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实现了统一销售、统一包装、统一分配,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宗旨,发挥茶叶加工生产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确保“企农双赢”, 今年上半年,5个合作社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每户农户平均增收860元。合作社让茶农吃了定心丸,种茶积极性大增,保证了全县茶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挖掘本土茶文化底蕴。“空山新雨后,天问禅茶香”。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河南郑州有一高僧云游到普定朵贝空山,见此水有性灵、山有禅意,遂在此草创天问寺,日焙朵贝山茶,于袅袅茗烟中参禅入境,最后羽化而登仙。嘉靖皇帝与闻,命朵贝茶入贡宫廷,至明清不绝,至今尚存朵贝千年古茶树、天问寺遗址;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印返国途经贵阳,对普定敬献的朵贝茶作了“色清味甘”的赞誉。胡锦涛同志80年代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到普定县考察工作,常喝朵贝茶。通过深挖朵贝茶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地方特色茶历史文化魅力,大力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活动,发展乡村旅游。以此提升茶产业文化品味,打造名茶品牌。2008年举办了贵州普定(化处)“茶产业文化发展恳谈会”,今年又举办了贵州普定(化处)“朵贝之春”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引来省内外品茗专家,八方客商,据不完全统计,该县仅举办茶文化节期间,接待游客10000余人次,茶叶成交金额140余万元。普定茶产业文化本土化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专家的好评。

  打造特色化茶叶品牌。实施打造茶品牌战略,化处“朵贝贡茶”是贵州历史名茶之一,据专家评议,朵贝茶具有“色泽清绿油润,内质汤色明亮,鲜爽醇厚,回味甘长,香高持久,不起茶垢”的独特品质,进几年来,普定在精心培育“朵贝贡茶”的同时,还开发出小有名气鸡场坡“煤山雾茶”、猫洞乡“罩子山独芽”等,通过一系列茶文化推介活动,普定县茶业品牌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该县引导企业广泛参与茶事活动成效显著,2008年4月的“黄果树瀑布杯”安顺名优茶斗茶大赛,长青茶厂和鸡场坡乡茶场的产品分别获特等奖和二等奖,夜郎食品有限公司继“朵贝御峰”在2007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荣获银奖后,“朵贝御芽”2008年又获得该博览会金奖,今年,“朵贝御芽”参加2009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又获金奖。如今,即便是普通的朵贝茶已炒至200元/斤,“朵贝御芽”更是天价,远销海内外,成为了普定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