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美了村庄
为了让茶乡更净、更美、更香,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堰河村把生态创建与发展生态经济、改造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融为一体,大力促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当地实行了“三抓”:
——抓村庄规划。堰河村群山环抱、耕地狭小、河道曲折,地形极不规则,规划中他们讲求因山就势、随弯就片、依山傍水、合理布局,宜街则街、宜林则林、宜景则景,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抓道路硬化。五山镇是湖北省村村通水泥路示范镇,以此为契机,堰河村加快了村组路网提档升级步伐,硬化道路19公里,组组通了水泥路,并在农户相对集中地段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抓绿化美化。堰河村在沿河两岸、公路两旁及房前屋后广栽香樟、垂柳、翠竹、桂花等风景树和生态林,构建花园式家园、生态式村庄。
在此基础上,堰河村通过修建特色化的民居建筑来美化乡村环境。堰河村将生存条件较差的住户搬迁到公路沿线,形成“T”字形街坊,各自独立成院。帮助条件便利农户改造“调檐焊脊、墙体刷白,门窗油漆、室内外硬化”秦楚风格农家别墅160多户,建筑面积9000多平米。
2008年,按“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堰河村邀请专家设计,组织村民投资800多万元,新建样式独特、古典优美的“白墙青瓦、格字窗、码头墙”徽派风格别墅13栋,形成村级接待中心。
而今,在堰河村以茶叶为主导的绿色经济生机勃勃,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生态建设硕果累累,生态旅游蓬勃兴旺。全村80%以上农户完成使用上沼气等清洁能源,90%农户配备了垃圾分类箱,70%农户用上了手机、电脑等现代通信工具,80%农户购买了摩托车或小汽车、住进小洋楼,90%农户通了水泥路,100%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用上安全水。
春有嫩茶飘香,夏有浓荫蔽日,秋有硕果累累,冬有枝影疏斜,经过规划和美化后的堰河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绿色家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在堰河村已经初步形成。(以现标题转载本文者,必须注明来源:“-中国环境报”,否则,请用原题《茶乡新村香满园--襄樊堰河村把发展生态经济与改造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融为一体》或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