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农民身上的束缚开始松绑。此后,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五年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支持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农村变革。改革爆发的生产力不可限量,大部分农民有了生产自主经营权,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了“自由之身”。
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蓬勃兴起。当地的劳动力开始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转移,农业也由“主业”开始变为“副业”。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市场经济也为社会接受。随着工业生产的扩张,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找到了出路。四川、河南、安徽等农业大省的广大农民在农忙之余开始走出家门,到珠三角、长三角打工挣钱,形成举世瞩目的“民工潮”。
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和农民致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给农民各种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农民开始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从2006年开始,江苏农民的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由30元提高到50元。个人10元不变,其余都由政府承担。“十一五”将超过1000亿元的江苏省财政资金投向三农。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就达到了21.6%。
已经转移了1660多万农民工的江苏省目前还在无锡等地建起了一批供农民工集中居住的“安居工程”。苏州有70%以上的农民工住在政府花钱盖的公寓,无锡市投资10亿元兴建了5200多个农民工集中居住区,集中居住的农民工达50%。江苏省对3000名农民工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享受了“市民待遇”,75%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提高。
新世纪之初,中央又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提出建设新农村的20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地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明显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推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推广,减轻了农民看病就医的负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工作加强,推动了城乡平等就业的进程。不少地方还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山西省各部门加强协作,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从2005年开始,山西省每年将新转移30万个农村劳动力列入给全省人民兴办的实事,目前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4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
农民身份变化之路越走越宽
多年来,农民工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实现着自己的希望和价值的同时,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随着农民工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务工者条件得到改善,生活也越来越好,有的还利用打工时学到的技术,回乡创业,当了老板。
农民工的政治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农民工不仅成了企业的管理者,还被选举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9岁的李时梅是温州康奈集团的一名工人,也是温州市鹿城区的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使得她能够在当地参政议政。
部分在家“留守”的农民也开始告别了自家“一亩三分田”上的劳作,为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打工,经历着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角色转变。浙江衢州人朱惠诚,在家乡种了10余年的地,最近他来到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镇,成为当地一名“农业工人”。尽管干的依然是他熟悉的农活,但他每月却能领到固定工资。在张家港,像朱惠诚这样的“农业工人”已有2万余名。在全国各地,这样的农业工人也越来越多,他们还成立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合作社,土地入股成了股东。
农民身份的变化也有农民经纪人的一份功劳。他们把农民介绍外出务工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的工作。目前,仅山东省农村经纪执业人员就达87834人。这些农村经纪人活跃在城乡间,不仅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做出了贡献,而且进一步活跃了城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