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田茶农林广榆返乡创业 “一泡茶”走红
发布时间 2009-08-22 浏览 22828 次
>

夏暑茶,因价格不好,很多茶农都不想做。林广榆夫妇就帮村里茶农免费采摘,条件就是把采下来的茶青送给他。有了“材料”,林广榆就一边向村里制茶能手林永镁、林广盛请教学习,看他们如何选择茶青、收购哪里的茶青、如何摇青、怎样揉捻加工等;一边夫妇俩同心,尝试制茶,一次、两次……一个季节下来,他基本掌握了制茶程序。

原来,不同区域,不同时节,茶青的品质也是不一样的,制茶时也要灵活变通。有了这个经验。林广榆就开始放手自己制茶了,那年秋茶,做了700多斤干茶,竟然纯赚了1万多元。

2007年秋,自家的茶园也可采收一些茶青了,这让他有些兴奋。夫妇俩采完茶青回家,赶紧按学到的制茶经验细心凉青、摇青。三遍青摇下来,已是凌晨四点了,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可还要炒青、做球、烘干,他又认真做好每一道程序。这一做,又是三个多小时。实在太累了,他靠在机械旁居然睡着了,迷糊中,茶香气弥漫。林广榆顿时清醒了,凭经验,这回应该不错。夫妇俩兴奋得顾不上疲劳,赶紧给林永镁等几个制茶能手打电话,说自己一不小心,可能做出一泡不错的茶,要他们帮忙鉴定一下。两天后,安溪茶老板闻风而至,最终以一斤1100元成交,他记下那晚做茶的过程。从此,就按着这个方法制茶。那年秋茶,他做了3000多斤干茶,纯利获8万多元。林广榆这个种茶新手,就这样“一泡茶”走红了。

三年来,林广榆开垦了15亩的茶山,加上收茶青加工,每年纯收入达10来万元。为了方便,茶商购茶,他在公路边,建起了一幢装修气派的小洋楼。如今,林广榆的茶叶被茶商争先抢购,往往是茶叶还没加工出来,茶商的电话就到了,要他一定得把茶叶留住,有的茶商订不到货,干脆直接到“金山茶厂”守候,一守就是三两天。

“就想帮乡亲们做点事”

2007年下半年,林广榆被村民推选为村里的计生管理员,还当选为大田县第八届政协委员。他向政府提议对和春村进行电网改造的建议,得到县领导高度重视,仅几个月时间,村里的电压从原来的50千瓦提升到了3000千瓦,为村里制茶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自己富了,林广榆带着村里人开发茶山,传授手艺。现在,和春村这个只有400多人的小村,在林广榆等人带动下,开发了800多亩茶山。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