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完善机制,统一打造。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申请,在不打破企业现有体制格局的情况下,先吸纳4--5家有规模、实力强的省市龙头企业进入该协会。按照双品牌经营模式运作,即企业自有品牌(商标)加“武当道茶”公共品牌,如中道牌“武当道茶”、龙峰牌“武当道茶”、圣水牌“武当道茶”、梅子贡牌“武当道茶”等,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大品牌。8月19日,在市农业局召开的全市“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工作会议,标志着整合全市茶叶产业资源、创建“武当道茶”品牌的远景目标在各部门专家的共同论证下已迈出实质性一步。
五是完善标准,制定规章。制定完善协会章程、“武当道茶”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和“武当道茶”品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武当道茶”品牌、统一防伪标识、统一质量卫生标准、统一包装风格基调、统一对外宣传。该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六是全面谋划,广泛宣传。编写《武当道茶》宣传册。组织专班,深入挖掘整理武当道文化和茶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实物等,集结编写中英文对照的《武当道茶》宣传册,9月份完成。
七是组织论证,博采众长。组织召开“武当道茶”品牌整合专家论证会。力争今年10月份,邀请我国道教、茶业界及文化界的院士、著名大家、专家学者等,在武汉市或武当山组织召开中国"武当道茶品牌整合专家论证会。
八是在汉授牌,权威发布。力争2010年3月底,组织在武汉隆重举行“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隆重推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品牌。
九是明确目标,全力打造。将武当道教文化与茶文化进行有效嫁接,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茶叶产业进行有效融合,整合全市茶叶品牌,借助武当名山,包装有机名茶,统一打造“武当道茶”,起到十堰茶叶借武当扬名,武当旅游因道茶生辉,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功效,进而提升我市茶叶产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经过3-5年努力,在武当山方圆800里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和加工营销公司。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和跨地区、跨行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和农业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