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也疯狂——“中国茶叶概念股”背后的资本游戏
发布时间 2009-05-19 浏览 30412 次
货首先以期房的概念向广州的代理商售出一半,价格基本为成本价的一倍,虽只在形式保证了一半的出货量,但已赚回全部的成本,属于第一笔大宗保底销售,随后按合同预订的周期分批供货;剩下的一大半则到北京接受所谓"内部提前认购",1吨茶的单价最低也在10万元左右——这也意味着一提普洱茶的价格至少在250元以上,作为第二波批发的清仓销售;剩下的一部分好茶则留在手里,七饼一提以数千元不等的价格卖出,作为第三波的高端长线零售。

这款今年才正式上市的"5"字打头的经典回顾产品的最高价格出现在去年10月,卖到了4200元一提,即使如今价格下跌的大背景下,也可以卖到700到800元一提。

此外,炒家和经销商们还经常主动到批零市场进行"二度扫货","囤积惜售",恶意造成普洱供不应求的局面。炒新茶,抬旧茶,促使普洱价格一路飘红,到一定价位时家会放出一部分货,然后再扫货、惜售。如此循环反复,直至价位顶点时,才出货、斩仓。

一些一级代理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更常以"白条"的形式将尚未生产出来的茶叶卖给下级经销商。而下级经销商又如法炮制,将本钱一一分摊下去。真正压款的就只有"小散"了。

但按照去年云南全省仅生产普洱茶8万吨的生产能力来看,如此大规模的全行业期货买卖和炒作必然导致有价无货。

于是,这个游戏在两个多月前突然开始玩不动。"雪球越滚越大,产量跟不上,收了钱但是交不出货",王雪松说,"一些小家手里没有了流动资金,很快就撑不住了,对普洱茶市场信心丧失,纷纷撤退。"

家出逃的结果就是,价格应声而落。

其中,原价在每件2万元的某批号普洱茶,现在的成交价已经跌破到万元以下;06下关甲级沱茶由400元/公斤的价格顶点跌落到现在的195元/公斤,跌幅超过50%;价格一直坚挺的西双版纳老班章毛料茶从1250元/公斤跌到了800元/公斤左右。

术语解释(茶点西西网提供):

期房:期房是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区称做为买"楼花",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屋销售方式。购买期房也就是购房者购买尚处于建造之中的房地产项目。而在成都市通常对期房的理解是未修建好,尚不能入住的房子。

高位站岗:等到你忍不住追高买进了,却被家当成了高位站岗的“哨兵”。

熊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博傻理论(Theory of Greater Fool),即凯恩斯最大笨蛋理论: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而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从你手中买走这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