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茶业的负责人表示,在2006-2007年,五块石茶市500多家商铺已有一半在经营普洱茶,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刚开始做的。许多经营不下去的绿茶店铺搬走后,就有新的普洱茶专卖店填进来。普洱茶专卖店的大举扩张,把此地的房租也炒热了——老市场原20元一平方米的租金,短短一年时间涨了一倍多,而茶铺的转租费也从不到5000元涨成了将近3万元。即便是成都面向终端市场的普洱茶零售商,也从2005年前不到10家,发展到了2006年上半年的40家,2006年年底增加到超过一百家,并在高升桥和天仙桥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普洱茶行。
崩盘突袭2/3茶商丢牌认输
从2007年年底开始,普洱茶价格经历了一轮惨跌,直至2009年,普洱茶的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暴跌首先来自炒家追捧的名品茶。大益某些批号价格曾在每件2万元出头,但目前成交价已跌到1万元出头;06下关甲级沱茶由最高400元/公斤跌至现在的约195元/公斤,跌幅超过50%;价格一直坚挺的西双版纳州布朗山乡老班章毛料茶从1250元/公斤跌到800元/公斤左右。
这样的跌幅让一些炒家损失近半,市场上也有了“崩盘”之说。李立军也未能在此轮暴跌中幸免,“我当时买的每公斤800元的特级沱茶一个多月后跌到每公斤350元,我投入了近50万元,一个月就亏成不到20万了。”暴跌让他一夜暴富的梦想瞬间破灭。“确实维持不下去了。”2008年底,李立军的店旁边的两家小普洱茶铺相继关了门。李立军也在前不久选择了结束普洱茶生意,开了个汽修铺。
“很多人都不解,普洱茶跌得最凶的时候我都挺过去了,为什么在稍微有点回升的时候反而不做了。”李立军说,普洱茶的价格被炒起来有着很大的泡沫,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他认为普洱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暴涨了,“赚不到钱,不如转行。”李立军笑着说,前段时间看电视,还看见以前做普洱茶生意的,转行卖起了面。
再看曾经风光一时的五块石市场的普洱茶门面,已经较以前大幅缩水,不少茶商打出了“普洱茶降价了,一折起卖”、“普洱茶崩盘了,快来喝吧”等招牌,不少茶商都表示:“现在根本赚不到钱,做普洱茶生意的人起码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二。”
理性回归普洱也是茶
普洱茶是存在了数千年的茶品,只是由于时间存放越久味道越好这个特点,而受到了投资人的爆炒。普洱茶也不是稀缺的资源,不少人却把它当成了一夜暴富的投机品。
目前,普洱茶的价格已经到了历史低点,它还具有投资价值吗?对此,四川省茶叶协会普洱茶协会会长杨晓松表示,普洱茶正在向它茶的价值回归,2009年已经较低谷价格有了10%的上涨,但还是远远低于它的实际价值。“但普洱茶价格再暴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普洱茶的价格也正在理性回归。”
相关链接:普洱茶泡沫破裂之路
从1999年到2007年,普洱茶的价格上涨了10倍。尤其是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大量游资进入普洱茶市场进行商业炒作,价格暴涨,一饼普洱茶由原来十几元、几十元炒至上万元,普洱茶一时贵比黄金。
业内人士对于这种炒作的解释是,一些品牌的普洱茶前期由部分经销商向市场放货,然后通过比较亲近的人以出货价收购回来,造成市场缺货的假象。随后,这部分人逐渐减少产品卖出的数量,又造成市场价格飙升的假象。两种假象交替,导致茶价急剧攀升。
但到了2007年下半年,随着股市泡沫的破裂,普洱茶也跟着崩溃,价格急剧下降。不到一年时间,普洱茶毛茶价格仅为高点时的1/6,大量普洱茶加工企业停产,无力收购毛茶,一些茶园出现弃采茶叶。不管是普洱茶企业还是经销商,或持币观望、或暂时停产、或彻底退出市场。
有业内人士估计,这一轮普洱茶价格暴跌,让340亿元资金被蒸发掉。炒普洱本质上跟炒股票一样,挣钱的是大经销商,套牢的是散户。
“郁金香泡沫”与“博傻理论”
普洱茶价格暴跌让人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郁金香泡沫”。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成为人们**地位的标志之一。1636年,郁金香热开始蔓延,一年之内郁金香价格暴涨59倍。1637年初,郁金香球茎的市价已达到当时荷兰普通居民数年的收入,一颗“永远的奥古斯都”球茎的售价甚至可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
经济学中有个“博傻理论”(又称“最大笨蛋理论”),其论断是:即使人们完全清楚某物已经估价过高,但还是会购买它,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升,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傻瓜来接手。这一理论揭示了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即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就一定是赢家。
1637年2月4日,郁金香热的终结不期而至。市场突然之间就崩溃,一时间,卖方大量抛售,市场顿时陷入恐慌。一周之后,郁金香的价格下跌90%,许多人因此而成为穷光蛋。“郁金香泡沫”沉重地打击了荷兰经济,成为导致具有“欧洲金融中心”和“世界马车夫”之称的荷兰走向衰落的一个直接因素。(原题为《成都普洱茶 价格暴跌1折甩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