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且缺乏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去年,全国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约3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联合利华立顿这一家茶企年产值就达23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茶叶总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茶企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的7万家茶企,注册自己品牌名称的仅有约1000家。
茶叶行业目前多、乱、弱的特点,导致整个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低层次竞争,消费者购买缺乏依据和方向,国内的茶产业“有名茶,无名牌”。面对这种情况,许多茶行业的资深人士基本达成共识,即推行品牌化才是茶企和行业的出路,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王彦峰介绍,好茶叶色泽较润,较鲜艳,灰蒙蒙的茶叶相对质次。存放条件也很重要,比如绿茶要求在密闭阴凉的地方存贮。颜色太绿的茶应注意,说明杀青不够,不是加了色素就是用铅桶滚过。可用大拇指和食指蘸些清水,取一两片茶叶,轻轻一搓,如果掉色,就表明是上过色的茶叶。
打破行业困局:茶企细分市场 政府引导帮助
面对国内茶叶市场的乱象与监管的缺失,中国茶企该何去何从?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表示,有些国有茶企没能建立良好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资金匮乏等问题导致品牌缺失;民营茶企大多偏小,生产能力有限。北方人爱喝花茶、南方人爱喝乌龙茶,针对不同的区域需求生产不同的茶叶——本来就普遍弱小的茶企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形成全国性知名品牌的一大障碍。
此外,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出产季节、采摘日期和气候、制作工艺、存放时间的长短等,也是影响茶叶品牌发展的原因,因为品牌所代表的是稳定的、长期的、统一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王彦峰表示,针对目前的现状,茶叶行业的领先企业纷纷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摸索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逐步树立起品牌。推广品牌之前,应先结合企业情况和产品需求特点,建立明确的品牌核心价值,作为品牌推广和品牌形象建立的中心和出发点。
一位高校专家表示,在整合地区茶业资源,做大企业规模和实力、优化经营管理模式、集中力量打造能够代表地域、具有竞争力的知名茶叶品牌方面,离开地方政府的强力引导和人、财、力的帮助是很难做到的。相信在茶企和政府的通力合作下,中国茶叶的品牌战略将得到空前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品牌打造,一方面要不遗余力、不失时机、不惜工本,同时你也要承认一个时间过程,我们可以加快,但是无法逾越。”
新闻链接
从茶树上刚采摘下来的叶子被称为茶青,是加工干茶(成品茶)的原料。
我国茶叶的分类,习惯上以加工方法为依据。碧螺春、龙井、猴魁、乌龙、普洱等名茶的加工工艺各有不同,但同一名称的茶叶加工工艺是相同的。人们长期以来对这些名茶通俗的称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