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做大做强松溪茶产业 松溪绿茶渴望更上一层楼
发布时间 2009-09-20 浏览 24860 次
平均3天左右一车,销量明显上升。”

然而,他也坦承,销量上升却没有产生与其相匹配的经济效益。湛峰茶厂当天销往济南的箱装夏茶,每500克批发价在12元钱左右,质量好一点的也只能卖到20元钱,与往年夏茶的销售价格相比,几乎没有上涨。

“前几天,我新开的茶庄开始营业,企业停厂两天,茶坪乡绿茶茶青的收购价从1.2元下跌到0.6元。”陈国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茶坪大小茶业加工企业有几十家,我的企业停厂两天为何能造成收购价波动这么大?就是因为近两年红茶价格好,不少茶企开始转向生产红茶。”

松溪绿茶卖不出好价钱?面对记者的疑问,陈国爱坚决否认。他举例道,眼下每500克上好绿茶在松溪的零售价为300元钱左右,到了北京、济南等地能卖到七八百,甚至更高的价钱,仍然供不应求,那些卖到欧美、日本的有机茶,价格就更高了。陈国爱感慨道:“好茶叶,产量实在太少了。”

据介绍,松溪产茶历史悠久。在欧冶子铸就湛卢神剑的湛卢山上,仍遗存着古代摩崖石刻“香岩茶记”,城郊诰屏山风景区中的古茶园仍依稀可见;北宋时期,松溪绿茶因品质优良,成为贡品;在十多年前打捞出水、于1732年沉没的瑞典商船“歌德堡号”上,发现承载着大量的武夷岩茶和松萝茶,而松溪就是当年松萝茶大量出口的原产地之一。这些珍贵例证,都表明松溪绿茶久负盛名、身价不菲。

“松溪共有茶园8万多亩,其中,获国际有机食品认证的仅2052亩,市场竞争力不强,价格自然上不去。”还有一些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松溪绿茶这两年价格原地不动的主因在于当地的茶叶生产质量没有明显提升,应该借助此次“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批准注册的良机,改良茶叶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彻彻底底打响品牌。只有这样,松溪绿茶才能卖出大价钱。

“统一‘松溪绿茶’品牌是件好事。”在这些茶企业负责人看来,整合松溪的绿茶品牌,就要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平。“龙头企业负责收购茶青、加工和销售,茶农只要管好自家的茶园和采摘,这种分工合作的经营模式,应该是加快茶叶优化改造的有效途径之一。”

面临一定困难前景依然看好

“前几年,松溪县就意识到要做大做强松溪茶产业,必须加大有机茶开发生产力度,改进加工工艺,引进、推广优良茶树品种,走品牌化之路。”叶加良介绍,目前县茶叶总站正与当地工商、质监等部门抓紧制定“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标准,只有达到准入门槛的茶企方可使用,在管理上也不搞“终身制”,年检不合格的企业实行“摘牌”,决不能砸了“松溪绿茶”的牌子。

“目前,我们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叶加良感慨道,“经费缺乏、品牌策划工作跟不上,这些都制约着松溪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松溪地方财力有限,不能拿出较多的资金支持“松溪绿茶”品牌打造。由于经费少,当地的茶业技术部门很难对茶农进行系统培训,县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也难以对“茶叶超标”作出预警、控制。而打造品牌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态等方方面面工作。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当地有关部门也缺少经验,“松溪绿茶”品牌运作管理、生产加工规程及标准化制订等工作还没有完成,推广成效还有待市场考验。

“打造品牌是项长期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叶加良告诉记者,2006年,松溪在本县茶叶发展现状和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共识;2007年,出台了《“松溪绿茶”品牌打造实施方案》,并将申报“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绿茶之乡”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多次邀请专家召开品牌研讨会,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出谋献策。与此同时,还注重挖掘、整理松溪传统历史、茶叶传说,将“松溪绿茶”与湛卢三宝“剑、瓷、画”有机结合,突出品牌的文化特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松溪现有茶业加工企业110家,年加工能力15万担,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茶庄、批发部、专柜200多个,从事茶叶流通人员达4000余人。做为主产区,绿茶生产还辐射到周边的浙江省庆元县及浦城、政和、建瓯、建阳等地,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针对不少茶企业转向生产红茶一事,叶加良表示,长期以来,松溪主要发展单一的绿茶茶叶企业实力较弱,未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走多元化发展模式。目前,当地正加紧推广、引种金观音、黄观音、九龙大白茶、乌龙早等优新品种,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绿茶红茶可以形成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来,松溪‘迎娶’红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眼下,松溪正以“松溪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批准注册为契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抓紧申报认定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积极做好申报“中国绿茶之乡”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实现这些目标,重振松萝茶雄风。(以现标题转载本文者,必须注明来源:“-闽北日报”,否则,请用原题《松溪绿茶渴望更上一层楼》或其它。)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