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该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引进外资500万元,在西坝村征地20亩建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养殖小区2个。全镇新发展养猪50头以上的大户210户,饲养能繁母猪4200余头,年出栏商品仔猪6.1万头,户平出栏商品猪5.7头。二是大力发展南江黄羊产业,在齐坪、西坝村建黄羊光彩互助合作社2个,建黄羊养殖小区13个,饲养黄羊3.2万只,年出栏2.8万只,仅此一项人平收入500元;三是大力发展以本地土鸡为主的小家禽养殖业,发展养鸡大户30多户,以此带动全镇4000余农户养殖土鸡,饲养总量达到了10多万只,人平饲养量达到了10只;四是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栽植优质核桃6000余亩,年产核桃30余吨;五是大力发展银花产业,栽植银花3000余亩,年产银花20余吨。同时,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4200人次,年创劳务收入4000万元。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生活
按照“一路二水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赶场镇新农村建设坚持基础强村、产业富村。修通了3.2公里联社环村公路,硬化村道公路6.2公里,修通了入社标美路4公里;新修U型渠堰4.2千米,串联集水点30余处、引水点2个,修建电力提灌站2个,整治渠堰4.75千米,改造山平塘3口,维修蓄水池15口,新建人饮工程及人畜饮水池100口,解决了500余亩农田灌溉和750人饮用水困难。成片栽植优质梨300亩、优质黄桃200亩,种植蔬菜50亩,引进外资500万元,建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养殖小区1个,建黄羊小区1个,年养黄羊1200只;修建拦河堤550米,建流水养鱼池140亩,依托小巫峡风景旅游区,建成了融餐饮、休闲、垂钓、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山庄1处。
民生工程助推和谐发展
以改善基础环境、解决“四难”、促进均衡发展、推进共建共享为目标,大力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拓展就业渠道,为无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落实扶贫解困政策,让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救助贫困学生230名,贫困学生入学率达100%;解决特困群众住房问题,改善人居环境。近年来,全镇实施通畅工程11公里、通达工程23公里,新修村道公路56公里,改造整治村道公路8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80%社通公路的目标;环境综合治理强力推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