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中国茶文化起源 四川功不可没
发布时间 2009-09-27 浏览 24222 次
行人参观了皇茶园。皇茶园座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形似莲花小山头之中,可谓“风水宝地”,汉代被誉为“甘露大师”的吴理真种植的七株“灵茗之种”就在这里。蒙顶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该园以石栏围绕,两侧石门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

  1734年,满清皇室正式把蒙山仙茶作为祭祀天地和祖先用,当时采摘仙茶是有礼仪的,沈廉在《退笔录》记载:清明时节,由县令择吉日率名山墙僧朝服登山,至上清峰,命僧会司率蒙山十二采茶僧,焚香礼拜后入园,摘其嫩叶三百三十五片,炒制后装入两只银瓶称“正贡”。这三百六十片芽叶,贮藏在两只银瓶中进贡应变都,供皇帝祭天祭祖之用,有人称它为:“人间第一茶”。同时在周围的大五峰采叶精制成28斤茶,装十八只锡瓶,称“陪贡”或“凡种”,用木箱装好,裹以黄绫,盖官印,择古日,派人昼夜兼程送往京都,沿途州县均谨慎护送,只供皇帝享受。

  听说过去只有皇帝才能喝的好茶,到此的游客自然要品尝了。我们在女专家级别的导游的陪同下品茶,更增加了文化的韵味。她介绍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茶艺是精神艺术享受,器具要十分讲究,条理分明,有艺术美感。四川的茶具最有特色的是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谓之天,茶船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了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原来这里还有哲学,说的好”我们不由得鼓起掌来。

  有人问:“中国的西北地区也用盖碗喝三炮台茶,不知道这盖碗是谁发明的?”女专家笑了说:“先生们不愧是文化人,好学习,什么事情都讲究个刨根究底。这盖碗应该是四川人发明的,就说这个茶托为什么叫茶船吧,传说为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造,因为开始为木托,后以漆制,所以叫个茶船。但从考古发掘来看,它出现肯定更早,所以崔宁之女创茶船之说只能作为传说故事。但是,因该是起与四川,因为四川的彝族至今还用着木碗和漆器,而且四川出土的漆器很有历史,我这个四川导游当然要为四川人的聪明说话,各位先生不要见笑。”

  接着,女导游介绍了盖碗茶的好处,她说,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方能泌脾、提神、清心。盖碗茶,可以说真正是把饮茶艺术实用化了。这个茶碗上大下小,盖入碗内喝茶时不易滑落,下面有茶船避免烫到手。人们一只左手就可以端起茶船,重心平稳,不必揭盖,半张半合,就可以从茶碗与茶盖缝隙间细吮茶水,用杯盖遮挡茶叶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腾出的右手来,可以用茶盖在水面刮动,这叫做翻江倒海,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很科学的。女导游又风趣地边做动作边介绍说:“喝盖碗茶讲究姿态,你可以从一个人喝茶的姿态上看出这个人职业。你看川剧中的角色,如果是一个秀才他喝茶的姿势是很文雅的,左手端起茶船,右手捏起茶盖向外波动水面,喝茶的时候,用茶盖遮住口鼻,轻吹细吮茶水,那叫‘斯文’。如果是一介武夫,左手大把的抓起茶船,右手也是一把抓的拿着茶盖,使劲的拨动水面,然后大口的喝出动静来,那叫‘牛饮’。再看青衣花旦喝盖碗茶,那杯盖的手要做成兰花指的样子,那叫‘淑女’。”她这么一说,我们都学了起来,她笑着夸奖我说:“这位先生的样子一看就是个文化人。”

  再说蒙山的茶叶,“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品种很多,我们一时也记不住多少,只记得什么黄芽、雀舌、雨前、甘露等等。我想黄芽、雀舌可能是因型得名,雨前应该是谷雨之前采摘的嫩叶,甘露是因为蒙山茶祖师吴理真被誉为“甘露大师”而得名。在我的印象中雀舌是好茶,四川有一句民间对联说:“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那里?听他摆龙门阵,在饮三盅。”还有一句文绉绉的诗句说“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不过我们那天没有品尝雀舌,而是每人来了一碗黄芽。

  在茶叶的故乡泡茶也有讲究,茶博士是个小伙子,手臂上挽着一把长嘴大铜壶,远远的给你的盖碗里注水,导游说:“这叫蛟龙入海,既是一种艺术表演,也有科学道理。因为我们喝的是嫩茶叶,俗名叫‘丫丫茶’水温太高了,会把茶叶烫过头,因此茶博士掺茶水的时候远远的注水,滚开的水在空中会有一个降温的过程,到了碗里刚好85度到90度左右,同时水注到碗里翻滚着搅动了茶叶以便快一点让客人品尝。”大家一看,果然碗里的茶叶都是Y字形的嫩芽,向上挺立着,十分优雅惬意。那碗茶汤色、香、味俱全,颜色嫩绿嫩黄,汤水碧清味醇,香气馥郁诱人,入口鲜爽香郁,令人精神为之爽快异常。

  “好茶要有好水”,女导游说:“陆羽在《茶经》中总结的‘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今天我们这里就是用的上等的水。还有说法茶与水讲究最佳期组合,龙井茶要用虎跑水,蒙山顶上茶要配扬子江心水。古人说是要注意清、活、轻、甘、洌五个方面,‘清、活、轻’是水质要求,也就是要干净、来源于活水,质地要轻;‘甘、洌’是水味的要求,甜美无咸苦,清凉爽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用软水,不用硬水,水中的矿物质含量要少。”大家听了女导游的一席话,不由得说:“看来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没有条件喝到好的茶水了。”女导游笑了:“也不能那么悲观,城市里的自来水也是卫生的,不过各位先生要是讲究的话,你每天晚上接一壶自来水放到那里,让里面的氯气挥发掉,再来烧开水沏茶就可以了。”

  那一天,我们边品尝着香茶,边接受着中国茶文化的熏陶,真长了不少的见识。那个女专家兼女导游告诉我们,在家里待客就有学问,有一种说法是“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七分茶,三分情”,端给客人的茶水应该是冲至七分满,当客人喝剩三分之一的时候再续水,既是对客人的尊重,也表示主人有学养。

  那一天的蒙山之行的确是不虚此行。下山的时候,回头眺望云雾葱茏的蒙顶主峰,青盖如云,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古寺梵宇若隐若现,恰似仙山琼阁。我想今后无论到哪里旅游,都要像这次一样带上录音机,请最好的讲解员说说文化。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