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四兄弟”鉴别记
发布时间 2009-10-01 浏览 32562 次
 黄金桂,又称黄棪(旦),原产于安溪罗岩,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0~1860年)创制。叶片很薄,叶片未采摘时颜色就已经偏黄。

  外形:条索细长尖梭且较松,体态较飘,不沉重,叶梗细小,色泽呈黄楠色、翠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有“黄、薄、细”之称。

  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或浅黄明澈。香气特高,芬芳优雅,常带有水蜜桃或者梨香,滋味醇细鲜爽,有回甘,适口提神,素有“香、奇、鲜”之说。

  叶底 :黄绿色,叶片先端稍突,呈狭长形,主脉浮现,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浅。

  最核心特征:干茶比较轻;传统黄金桂的茶汤有水蜜桃香味;评叶底,发现叶片薄,呈狭长形。


黄金桂叶底

  本山,原产安溪县西坪尧阳,约公元1870年发现。

  外形:条索尚肥壮,紧结,较沉重,叶梗红亮,细瘦整齐,尾部稍大,枝骨细红亮,称“竹子枝”(但在成品茶时梗已剪除,基本见不到了),叶片色泽乌润呈熟透的香蕉皮色,砂绿偏细。

  内质 :汤色呈橙黄色或清黄色,味清纯,略浓厚,香气类似铁观音带兰花香或桂花香,但较清淡。

  叶底 :黄绿色,叶尾尖薄,长圆形,叶面有隆起,主脉略细稍浮白。

  最核心特征:虽然外型汤色与铁观音最为接近,但没有铁观音特有的观音韵。评叶底发现叶片主脉细小,在叶蒂处叶形呈削尖形,而铁观音为弧圆的腰鼓形。


本山叶底

  毛蟹,原产于清光绪年间的安溪福美大丘仑,民国时亦称“毛外”。

  外形: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芽叶嫩,多白色绒毛,俗称白心尾,色泽乌绿,稍有光泽。

  内质 :汤色呈清黄或橙黄色,滋味清醇略厚,香清高,称“清花味”,类似茉莉花香。

  叶底 :叶张圆小,中部宽,头尾尖,呈椭圆形。叶缘锯齿深、密、锐而且锯齿向下钩,似蟹壳之锯齿,叶片较薄,主脉稍浮现。

  最核心特征:查看干茶的形状,很容易在一堆干茶当中看到有星点的白毫(白心尾);评叶底时发现茶叶锯齿明显,锯齿点为红色。

链接:

  闽南茶区的乌龙茶主产地安溪县以铁观音、本山、黄棪、毛蟹4个品种为主,此外永春县以水仙、佛手为主;平和县以奇兰为主;龙海县以本山、梅占为主;惠安县以本山、黄棪为主;诏安县以八仙茶为主;华安县以肉桂、铁观音、黄金桂、丹桂为主。目前,福建省已通过审查认定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有铁观音、黄棪、本山、毛蟹、水仙、大叶乌龙、梅占、八仙茶8个,已通过审定的省级乌龙茶良种有佛手、肉桂、白芽奇兰、杏仁茶、凤圆春等10几个。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