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汪宗华——执着的六安
下一主题:茶叶小贩13年开出品牌
没有教材,他就和其他老师一起,一笔一画地写,一字一句地编讲义,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保证了职业班的顺利开课。虽说职业班的学员,基础不一,学习态度不同,可王尭对待学员一视同仁,认真讲课并关心学员的思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学得一技之长,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力,为自己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备课时他仔细认真,上课时他深入浅出,课堂上他板书认真,讨论中他诲人不倦。
学校有什么困难找他,他总是乐意帮助。只要答应了的事,他就一定办好。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海艺职校前两届的学生合格率很高、就业率很高,并就此为上海市茶艺职业培训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开办了初级茶叶审评师培训班。2002年,学会受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组织实施首届“高级茶艺师”培训班。王尭受茶叶学会委派,参与了这些培训工作,一切又是从头开始,根据职业培训的特点,编写教材,开设课程。培训工作初期,工作条件艰苦,也没什么报酬,可是王尭不计较这些,只要是工作需要,他总是认真完成。
一次,正轮到他上课,却突然大雨如注,路上积水没过了脚踝。可是想到同学们会等着他去上课,王尭毅然冲进了雨帘,从上海市区东部他家所在的杨浦区来到位于市区西部长宁区的培训中心,准时出现在课堂,站上了讲台,使同学们深受感动。
晚年的王尭老人,喜欢别人叫他“老师”,远胜对“高工”称呼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