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重
下一主题:花博会闭幕 展园将变
和谐社会:拱形“虹门”,方形基台暗寓“天圆地方”,与游人共同构成《和谐》的图景。一组玩耍的小孩,两只休闲觅食的白鹤,“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院落都是“和谐”,自然而温馨。
元素集锦 创意别致
长城、华表、中国版图、国旗、灯笼……都被当作经典的民族符号用于扎景中,武昌区政府的《祖国万岁》即由国旗、灯笼等造型组成,民族“红”一展风华。
和平鸽、嬉戏的孩子,常常被用作和平、和谐的点睛之笔,而毛笔、竹简的运用等,更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和”文化,从容而深厚。
黄鹤楼、长江大桥、东湖风光等武汉名片都在扎景中有所呈现,以武汉版图演化而来的“蝶恋花”还将武汉比作翩飞的蝴蝶。江城的“水文化”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可见水景:潺潺的溪水,幽静的潭水,灵动的水幕和动感的喷泉各具韵味……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所带来的意境也化作扎景创意:龟蛇二山、长江、大桥、渡江方队……景景相对,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如虹。
游客入画 扎景灵动
扎景不一定是静态,动感的扎景更有感染力。喷泉、流水使景物活起来,而用花草编织跳动的音符和舞动的彩带更使人眼前一亮,心情雀跃。竹叶海公园制作的《欢乐颂》,特在现场播放贝多芬音乐,营造氛围。
这些扎景中,还非常注重游人的参与,一些扎景甚至把游人当成景观的一部分,通过平台的布置,使人与景融为一体。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构建的“和谐驿站”还会为驻足于美景前的人们送上清茶。结伴而行的朋友、家人,浩浩荡荡的摄影爱好者队伍和借景拍婚纱照的新人们,都在节日的解放公园里流连忘返,陶醉其间,这岂不是又一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