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邓九刚重塑茶叶古道盛景
发布时间 2009-10-08 浏览 22851 次
撰写的《茶叶之路》,揭示了三百年前中俄贸易的经济谜团。据他介绍,俄罗斯商人千方百计敲开中国的大门来求中国的茶叶,可说费尽心机。经他们的皇帝和商人努力,签定尼布楚条约后,大清政府才同意开放口岸,与俄国进行贸易。

  开市后,在俄罗斯小镇恰克图每年的贸易总额中,茶叶一直保持一半以上。恰克图,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一道沉重的大门,中国的茶叶穿过这道门,辗转万里,最终到了俄国贵妇人的银质茶杯之中。

 商道轴心呼和浩特

  邓九刚说,茶叶流转的一般路径是:茶叶由各产地集中到北京,然后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驼队穿越一千多公里的荒原沙漠,经乌兰巴托进入恰克图市场,在这里再经过第二次交易,过秋明、奥伦堡、罗斯托夫,抵达莫斯科。

  反过来,俄国藉此向中国输出西伯利亚地区特产和工业品。驼队是茶叶之路上的运输主力,所以民间通常把这条路称为「驼道」,当年呼和浩特的骆驼总数,最多曾达到十六万头。

  踏上历史的「茶叶之路」并非浪漫之旅,是一条洒满了血泪、堆满了白骨、充满了荆棘的探险之路。驼道商人虽精明,但还需要蒙古族、回族等支持与帮助,多民族组成的团队,才能在人迹罕至的蛮荒前行。

  茶路在呼和浩特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尤其是现今呼和浩特玉泉区的大盛魁商号遗址,雕漆的大门彷佛诉说那段不寻常的商贸历史;威严耸立的将军衙署,当时既守卫边疆,也是保卫商道的军营。

  马恩生说:「今年我们将投资二千万元拍摄三十集的纪录片《茶叶之路》。纪录片基本以邓九刚著作《茶叶之路》为原本,摄制组一行二十八人,将沿著茶叶之路的古风从湖北武汉出发,途经多个省到达茶叶之路的轴心呼和浩特,再向北途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入蒙古国,再由此转往西伯利亚地区,直抵欧洲。」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