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茶市攻略(一)
发布时间 2009-10-09 浏览 23886 次
受重创之际,融入全球生产营销总体系,参股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及股权,尤其是国外零售、分销渠道及品牌,从而赢得未来的经济增长空间,重塑茶业强国形象。

经济危机是有周期的,更何况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深层次的影响,国家拉动内需的力度全所未有,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处于消费行业的茶业将受益匪浅。待到经济复苏,可以获得预想不到的高回报。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茶业,是深渊还是机遇?中国企业该如何利用眼下的契机,另辟蹊径,出奇制胜?如果消极应对只会坐以待毙;如果处变不惊,主动出击,就会柳暗花明。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世界危机,需要我们的茶业企业不仅要有国际视野,有胸怀,有魄力,还要有大智慧。

兼并联合,做大做强

所谓强者恒强,处于行业强势地位中的企业能有效应对危机,防范风险,立于不败之地。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百年难遇的经济衰退,国外的茶业企业已经先行一步,各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方兴未艾。美国的百事可乐公司和英国的利普顿公司几年前就联合组建了一家新公司--百事-利普顿茶叶公司,两家优势互补的结果使“利普顿冰茶”(Li-pton

Lced Tea)和“利普顿香茶”(Lipton

Brisk)销售如虎添翼。百事-利普顿茶叶公司的目标是:“凡有百事可乐的地方就有利普顿茶饮料”,该公司正在通过广告宣传促其实现。印度的达达公司和英国的泰特来公司(两者均为跨国茶叶公司)合资兴办的“达达泰特来有限公司”(Tata

Tet-Iey Ltd),旨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改善经营条件。这一事件引发世界关注。

目前国内六、七万家茶叶企业,规模最大的产值也才13亿元,茶业营销专家邓增永先生形象地形容茶业为一盘散沙,所以兼并重组,以各种方式实现强强联合是我们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厂家可以组合下游营销渠道,扩大利润空间,商家也可以重组上游生产厂家,扩大实力。很多企业有了成型的体系,又有了一定的实力和知名度,但受制于规模和产能,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对这些企业来讲,经济调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此时,可兼并的优质资产选择性最大,重组的成本又是最低,那些想急于变现或退出行业的厂商甚至连谈判的砝码都放弃了,企业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实现快速扩张,超常规跳跃式地发展。

对于某些小型茶叶公司或茶园来说联合经营是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较大的茶叶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也趋向实行联合经营。茶业淡季正随着经济危机不断深化,可能是茶业企业资本运作的意识不强,可资借鉴的案例实在不多。但国内证券业前几年经历过一轮寒冬值得我们深思。那时很多证券公司熬不住了,华泰花了不到一个亿兼并了当时全国拥有几十家分支机构的三峡证券。2005年证券行情转暖,三峡证券位于一个地市级城市的营业部就获利上亿。华泰证券很快跻身行业前五。强强联合是一种世界产业竞争趋势,而国内茶企普遍还是各自为政,互不买账。摆脱茶企“小、杂、乱”的行业局面需要我们的企业勇敢地站起来!有实力的厂商可以组建茶业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目前世界经济游戏规则已经改变,我们不能只盯着眼前产品的微薄利润,局限于简单的茶叶出口,应抓住国外经济深受重创之际,融入全球生产营销总体系,参股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及股权,尤其是国外零售、分销渠道及品牌,从而赢得未来的经济增长空间,重塑茶业强国形象。历史赋予了我们时机,责任赋予了我们动力,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企业。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未雨绸缪,以逸待劳

为旺季储备产品和产能,比如普洱茶、伏茶、藏茶等耐储藏的茶叶和紫砂等器具。经济低迷时,劳动力及原料成本非常低廉,此时生产可以取得低投入高产出的理想效果,生产过剩时收购成品亦可达到同样效果。同时名家器具、普洱等黑茶随着时间推移还可以取得时间价值。经济危机是有周期的,更何况中国经济并没有受到深层次的影响,国家拉动内需的力度全所未有,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处于消费行业的茶业将受益匪浅。待到经济复苏,可以获得预想不到的高回报。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