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振仍将制约菜油未来走势
发布时间 2009-10-09 浏览 22294 次
拿大等先后通过立法方式规定生物燃料的掺兑比例,以消化庞大的油脂库存,固然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这是建立在政府持续、大量补贴的基础之上,很难长久维持。同时,考虑到生物能源的兴起是建立在原油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并对后市有强烈上涨预期的基础之上,而当前的原油价格始终未能摆脱自身弱势阴影,对油脂提振作用有限,后期菜油的表现依然要关注自身基本面情况。

  早霜:09年最后一波天气利多题材

  随着北半球大豆的即将上市,自上半年南美干旱之后就缺乏炒作题材的天气再次引起市场关注,而早霜作为09年天气市中仅剩的利多题材,当仁不让。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反复提及,尤其是近期,关于黑龙江大豆减产20%之说广泛流传。

  从笔者看到的相关考察报告,减产的主因倒并非是早霜,而是前期干旱所造成的单产下降,加之09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因此有了黑龙江大豆减产150万吨的预期,但是这一减产预期远远高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9月报告的预估值。以笔者的观点看来,由于世界油脂的去库存化过程中,大量油籽和油脂流向了中国、印度这两个主要需求国,因此,在美国大豆不可能有大规模减产的情况下,国内油籽储备应该还是极为充足的。毕竟,临时储备的575万吨大豆,经过10次拍卖,目前成交仅有9.98万吨,后期还有大量大豆将进入市场,这将制约油脂未来上行空间,菜油也不例外。

  国家政策:短期利多,长期压力

  08、09年,国家先后对大豆和油菜籽进行了大规模的收储行为,并从 09年7月下旬开始,每周轮出50万吨临时储备大豆。作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热点和未来菜油轮出的风向标,大豆抛储得到了市场极大关注,然而,从国家迄今为止的九次抛储情况来看,流拍两次,最高成交率不足6%,三等大豆成交情况依然不佳,市场热情严重不足。

  从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角度而言,降价销售的可能性极低;如果采取补贴油厂转化豆油库存的方式,将给本已沉重的国内油脂库存再添重压。在研究九次大豆拍卖的成交过程,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拍卖成交率提高,通常伴随着期货价格的逐渐走高,至少是市场对于后市上涨预期较大。可见,在未来的市场,国家和市场都如是希望:大豆价格出现普遍的上涨,作为成本提振下游的豆油产品价格,提高压榨利润,增强油厂竞拍的积极性。也只有价格的上涨,才能突破收储困局,实现国家和市场的双赢。因此,菜籽收储政策固然是对菜油价格的支撑,大豆抛储短期对于油脂价格尤其是菜油的价格,也是一个有力提振。

  库存压力依然存在,价值洼地恐难挖掘

  2008年,国家先后三次下达150万吨菜籽收购计划,用于充实中央食用油储备(折合菜籽油50万吨);四次下达15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和575万吨临时存储大豆收购计划;同时,08年国家还进口部分大豆和豆油用做中央储备,其中2008年中央储储备食用植物油库存同比增加75万吨,地方储备油库存同比增加了29万吨;2009年国家首批下达了400万吨临时存储菜籽收购计划,折合菜籽油120万吨。

  虽然市场对于当前乃至未来的油脂消费抱有持续乐观态度,但是,国庆和中秋的食用油市场上,降价、滞销现象比比皆是,油脂企业的库存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在通胀预期盛行的8月,笔者就曾经对金属与油脂上涨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消费。金属的上涨固然实在通胀预期的炒作之下,但是不论是金属企业还是贸易商,都出现了普遍的囤货现象;而油脂的被动上涨,虽然处于两节消费的备货时期,却依然出货缓慢,贸易商热情不足,没有出现囤货现象。可以说,消费问题依然是困扰菜油后期表现的重要因素。

  就目前的市场看来,多空因素交织,菜籽油虽然因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而表现坚挺,但由于整体油脂市场弱势未改,菜油上行空间依然有限。参照历史走势情况,菜籽油要能真正走出一波颇具规模的反弹行情,还有待元旦、春节等传统消费大节的来临所带来的真正消费回暖。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