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皆明对海都报各级领导重视茶周刊工作表示赞赏,他说海都报领导把茶周刊当作大事来抓,始终如一地关注和支持安溪茶业这个地方产业的发展,安溪人民不会忘记。
他指出,海都报茶周刊围绕安溪茶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茶宣传形式,去年一年的报道工作多视角全方位,使安溪县茶业生产经营和茶文化活动的丰富实践跃然纸上,传播四方,同时周刊的权威性和可读性继续提高,赢得了茶商、茶农和茶叶消费者的信赖和广泛喜爱,这一成绩得来不易,令人欣慰。
廖皆明说,茶周刊去年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导向作用和成效十分明显。他说,茶周刊一头连着茶叶产地,一头联系着喜爱安溪茶叶的读者群、消费群,在拉近两者关系中真实反映茶业一线实践的火热场面,客观报道安溪茶业发展的最新状况,以及来自消费者、读者的心声和需求,导向正确,服务深入,成效显著,其中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总结坚持。
C 始终把读者放在首位
就主、协办单位,如何继续共同办好本报茶周刊,安溪县领导认为,茶刊工作新年要有新气象,贴近和主动服务读者仍是办刊方向。
陈水潮指出,安溪县“十一五”规划,为安溪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壮丽蓝图,也为安溪茶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到2010年,安溪涉茶产业总产值,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这是安溪茶业前所未有的宏伟目标,不仅前景喜人,而且催人奋进。
他说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鼓舞人,未来5年安溪县仍将把茶业宣传,作为茶业发展的重要“拉手”之一,不断加大力度,不断创新形式,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陈水潮提出,今年是安溪“十一五”规划实施首年,前不久安溪县委县政府还对今年全县茶叶工作进行部署,本月下旬或下月初,还将召开县茶叶工作大会,对今年全县茶业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希望相关宣传工作扣紧形势,迅速营造氛围,起好“拉手”作用。
廖皆明就茶周刊2006年宣传报道,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强调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坚持正确导向,在贴近安溪县茶业发展实际的同时,更加贴近读者、消费者,更加自觉地为他们做好服务。
他说,海都报茶周刊目前已是国内茶叶宣传的品牌专刊,是外界了解安溪茶业发展动态和成效的重要窗口,是安溪涉茶生产和经营者的重要园地,也是广大读者、消费者走近安溪茶业的良师益友。他表示,今年茶刊的报道工作,要站得更高,视野要更宽,始终把读者放在首位。
他希望协办单位和茶刊编采人员,要满腔热情地深入一线,接触实际,要近距离观察,通过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反映安溪茶业波澜壮阔的实践,反映读者的感受和需求,真正把读者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