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雨水偏少,茶叶生长较为缓慢,抽梢间节短,这将使茶叶变得肥厚,单位重量茶叶所含有机物将增多,从而使茶叶质量得以提升;
其三是安溪“万人培训”工程,以及形形色色的制茶技术培训,已经使安溪广大茶农制茶技术大为提升,科学制茶、精心制茶成为新风尚。
分析认为由于上述3个原因,今年安溪秋茶质量将有所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其他2个原因,今年安溪秋茶产量却将出现一定比例的下降。
这2个原因一与降雨不足有关,即由于雨水偏少,秋茶树抽梢芽数减少,单位茶园面积所能采集的茶青将相应减少;第二个原因是外安溪部分茶农退茶还耕,以及安溪全县相当部分的低效益茶园正在改造,因此茶园面积等于缩小,茶叶产量也将相应减少。
预测中所称“二稳定”即价格稳定和销售稳定。其中全年茶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呈现总体稳中有升。
原因一者因茶质上升,二者因产量略减,自然将使茶价有所升高,因为质量好物有所值,同时产量减少供求关系也将变化,都将刺激茶价相应提升。
同时预测认为,今年秋茶安溪铁观音销售形势将比较乐观,原因是今年1~8月市场调查显示,省外茶叶需求量较去年增加约10%,而且秋茶销售时间较长,重大节假日多,也会带来销售利好。
至于什么质量档次的茶叶更易热销的问题,预测认为中档茶热销将成必然。
关于茶叶出口问题,陈水潮说,今年1~8月,安溪茶叶出口量9100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出口金额2700万美元,同样出现小幅下降。
据分析安溪茶叶出口出现量与价双双下挫,原因有4方面:一是金融危机影响,进口国减少茶叶进口量;二是进口国日本今夏气温偏低,茶饮料减少;三是进口国茶饮料生产多样化,如增加花茶、绿茶等,乌龙茶饮料减产;第四个是进口国货币贬值,抑制消费者购买欲望。
对策
针对国际国内茶叶产销形势特点,以及对这一形势的分析,陈水潮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及对策建议。目前这些策略建议引起安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在研讨并陆续执行之中。
对策一 突出中心工作 服务秋茶产销
陈水潮认为,要围绕安溪县委书记李建辉所提“三思考”,突破8个局限。当前要把整顿规范农资市场,和总结推广华虹公司制作经验作为重点,要把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加快实施“年百座茶山绿化行动”,同时还要抓好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陈水潮说,当前这几项工作都十分重要,都事关安溪茶业发展大局,对于当前做好秋茶上市工作也有重要作用,因此要件件抓落实抓出成效。
对策二 提高运作水平 增强发展活力
陈水潮就这一对策提出8项举措———
一是深入研究海西政策,主动作为,争渠道与相关政策衔接,争取项目争取支持;
二是今明两年要借助香港国际茶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峡两岸茶博会以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高端平台,有所作为,扩大安溪铁观音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争取各大财团、资本运营商,参与安溪骨干茶企升级改造,进一步引导八马茶业,安溪茶厂,日春股份公司等首批安溪茶企争取上市;
四是争取引进有关饮料巨头,如可口可乐公司等,共同开发铁观音茶饮料;
五是支持安溪茶企联手世界知名卖场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欧尚、华润等,利用其超市卖场,扩大茶叶流通;
六是利用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申报世界“非遗”,提高茶文化宣传基调;
七是充分发挥安溪铁观音研究院平台,加大茶业科研力度,特别要加强保健养生功效等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宣传,使之为安溪茶业提供现实服务;
八是建议与省内高校合作办学,创建安溪铁观音学院,培养茶业人才。
对策三 夯实发展基础 服务产销组织
陈水潮在这方面所提对策内容主要有3点———
一是因地制宜,提供“龙头企业+农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中介组织+农户”等模式,推动茶业产业化经营。
二是运作好安溪铁观音市场信息交流服务中心,及时编制并客观发布安溪铁观音价格指数,推广厂家直销、品牌专卖、连锁加盟、网络营销等现代营销方式,发展电子商务,用现代流通方式推进茶业发展。
对策四 延展产业平台 提升发展实力
主要对策内容有3点,一是加快规划建设海峡茶博园,构建以该园为龙头的安溪茶文化旅游和茶文化专业体系;二是以海峡两岸(安溪)茶业合作加工示范区为龙头,加快茶博园、海西茶业基地、闽台茶叶机械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构建茶叶深加工和配套延伸产业体系;三是茶都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