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对农业龙头企业宣传推介与扶持服务。一是成功举办“温氏”模式高峰论坛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与云浮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题的“温氏模式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高峰论坛”;先后在广州等地召开了多次农业龙头企业座谈会,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二是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工作。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为金融机构与企业牵线搭桥,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与有关金融机构洽谈融资贷款事宜。三是组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业务培训。去年重点开展对龙头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财务负责人进行专业培训。
一项工程两个市场三项机制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经营风险增大。尽管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但目前还存在薄弱环节。在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企业规模不大、加工程度不深、技术装备落后、基地建设水平不高、联结农户关系不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外部环境方面,主要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融通资金渠道不畅、税费优惠力度不大、用地和电价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广东提出了要深入推进“一项工程”,支持开拓“两个市场”,积极探索“三项机制”。
首先,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132”强龙工程。继续实施好“132”强龙工程,适当时候召开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部署有关工作,逐步建立起省、市、县各级政府重视,大、中、小龙头企业并驾齐驱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新格局。
其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为农业龙头企业搭建好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粤台、粤港农业合作为契机,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升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抓住广东省正在推动的“双转移”战略机遇,遵循产业转移规律,引导和支持珠三角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把当地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优势。
第三,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新机制。根据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专项督办有关情况的签报意见》,争取财政设立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作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向有关金融机构申请投入农业经营领域贷款的担保或风险补偿金,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第四,探索银行、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新机制。继2007年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协议后,最近,又与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农村经济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承诺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包括融通资金、上市辅导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争取早日上市融资。
第五,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新机制。不断实践和丰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实践“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一村一品+农户”、“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形式,实现农业产业链条上纵向分工协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