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中国茶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 2009-10-26 浏览 21953 次
留问题,茶叶品质是否真的达到进口国的产品要求?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即便是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茶叶出口同样还是会遇到此类问题,而这些问题才是从最根本上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问题。

第二,国内需求的平淡状态,有金融危机影响的成分,而影响茶叶内需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的饮茶之风的限制。目前国人对茶的认识与消费量还比不上发达国家,中国人均茶叶消费比不上欧洲。调查显示,中国人茶叶消费人均才500克,英国人却是我们的4倍多。

第三,缺乏知名品牌的茶叶企业。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字头下属12家省级茶叶公司中,只有4家有注册商标的。全国生产加工茶叶企业有6.7万家,只有近千家茶叶有注册商标的,能称得上品牌的几乎没有。品牌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跟金融危机关系不大,但是目前也是制约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解决我国茶业以上问题,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修炼内功,提高茶叶品质。对品质的要求,至少要确保茶叶的绿色食品,不能有对人体有害的农药残留,同时形成统一的标准。在保证茶叶品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同国外茶叶消费大国的茶文化的沟通交流,不仅让其了解我国的茶叶的辉煌历史,更让其了解我国现代茶叶的发展。金融危机的到来,让我们痛定思痛,也是给了我们反思的时间,正是给了我们修炼内功的时候。

第二,通过茶文化的渗透,兴盛饮茶之风。

第三,打造品牌,树立龙头企业。目前我国茶企有一些上规模的企业虽然也注重自身形象,然而所谓的品牌战略,其实只是为了多销售一些产品而已。我国茶叶企业应具有树立大品牌的理念和高度。从精神、文化和情感诉求方向深度挖掘茶叶品牌的文化内涵及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龙头企业是行业的先头兵,是行业的榜样,我们现在喝茶能想到的是什么地方产的什么茶,比如,安溪产的铁观音,而很少有人想到是哪个厂生产的铁观音,这就让饮茶人无法选择厂家,更谈不上忠诚于某个厂家的茶。只有盲目的买一点喝喝,怎能在喝茶时就想到你这个茶厂?经历过此次经济地震后能保存下来的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走真正的品牌化战略,一定能够带领中国茶业收复失地,重振中国茶之雄风。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