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世博,茶叶品牌千万别“视薄”
发布时间 2009-10-28 浏览 22941 次
养,可以快速增加你的力量。”

  火鸡吃了一团牛粪,发现自己真的有力气到达树的第一个分叉处。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粪以后,火鸡到达了树的第二个分叉处。

  两个星期之后,火鸡非常骄傲地站在了树的顶端。但不幸的是,没多久,他就被一个猎人盯上了,并且猎人非常利索地就将火鸡射了下来。

  很显然,这个寓言在告诉我们,牛粪之类的外力或运气,也许能帮助你快速抵达顶峰,但是,它却不能保障你永远都平平安安地呆在那儿。

  茶叶品牌塑造也是如此。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得到入场券的茶叶品牌不能目光短视、策略浅薄,简称“视薄”;没有得到入场券的茶叶品牌也不能心灰意冷,就此作罢,看着世博良机与自己擦肩而过。否则,其实质也是“视薄”。

  一方面,对于获得入场券的茶叶品牌来说,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其至少要从三个角度去把控机遇。

  其一,必须高屋建瓴,确立茶叶品牌有效的差异化的核心价值,制定科学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弄明白自己要借势世博“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其二,必须深谋远虑,基于品牌战略规划,结合世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周密的品牌传播策略,既要为今天的传播,又要为未来的传播预留管道。

  其三,必须创新务实,在传统名茶的基础上,洞察现代茶叶发展的综合趋势,在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上为消费者着想,为茶叶营销服务,让消费者用“钞票”为茶叶品牌“投票”,否则,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进一步而言,远卓品牌机构认为,茶叶品牌塑造是一场永不结束的“马拉松赛跑”。茶叶品牌借势世博一定不是“百米冲刺”,前期大把大把地砸钱,后期应用推广却软弱无力、乏善可陈。

  过于注重世博的十大名茶称号,忽视挖掘和传播茶叶品牌的深层次内涵,忽视茶叶品牌与“世博品牌”的关系,忽视茶叶品牌资产的有效构建,茶叶品牌及“世博光环”则将成为灿烂夜空的绚丽烟花——只能曾经拥有,不能天长地久。

  正如很多品牌都曾借势奥运,但是,成功借助奥运、展翅高飞的品牌却不是多数,例如,IBM、飞利浦、施乐等品牌借势奥运,却淹没在潮水般的奥运品牌大军之中。茶叶品牌不可重蹈他们的覆辙。

  另一方面,对于没有获得入场券的茶叶品牌,远卓品牌机构认为,只要审时度势,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实现借势世博、提升品牌的目的。

  例如,锐步是亚特兰大奥运会鞋类供应商,但是,人们却错误地把耐克当作了供应商。为什么呢?原来当时,耐克在奥林匹克城和公园附近设立了耐克体验中心,举行观众免费参与的体验活动,更关键的是,耐克大批量地向观众派发了印有耐克标志的门票挂绳。当人们戴着印有耐克标志的挂绳出现在比赛场馆时,耐克的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