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最好的休息就是坐在摇椅上,喝着茉莉花茶,听着蛐蛐一声声或长或短或高或低的叫声,那声音比唱歌都好听。”养蛐蛐就是他茶之外的又一爱好,他养蛐蛐不为别的,就是喜欢听蛐蛐的叫声。多么惬意的生活,其实最难得的是刘方亭的这份悠然自得的心境,在蛐蛐的叫声中听出旋律,在茶香中品出生活的真滋味。
刘方亭年过花甲,但依然行动矫健,活力和精神头儿都不输给年轻人。谈起养生之道,他告诉我,画画和饮茶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画画是一种瘾,一种追求。它给我的生活带来安定祥和,使人心情愉悦舒畅。喝茶养生不仅仅是因为茶中有着种种有益于身心的物质,还因为它带给人内心的平静与思想的开阔。”
茶是安静的,沉稳的,淡定的,大气的。茶开拓出一方无限的心灵空间,任由艺术思绪驰骋其中。绘画是一种“以静带动、修身养性”的艺术,它讲究气沉平稳,要求心静如水下笔有神的状态。茶带给刘方亭的正是作画时所需的境界。
很多人都是习惯于喝早茶,但刘方亭不同,他偏爱午休过后喝茶。在安静的画室中,摊开宣纸,一边喝茶一边构思,一边喝茶一边沉静。通过茶的过滤,置身于纷扰的世事之外,完全沉浸在绘画的艺术境界中。刘方亭说:“常说茶通六艺,茶文化和书法、绘画、戏曲表现方式不一样,但它们从理论上还是一样的,戏曲、书画与茶都有个联系。传统的艺术和民族的艺术都有种韵律,这种韵律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直接,需要回味。喝茶得品,画画得沉住气,心情特别平稳,环境还要好,它都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不论是京剧艺术,还是绘画艺术,茶恰似一抹艺术的底色,蒸腾起幽幽茶香,熏陶浓浓情怀。茶中的韵律就是那千回百转的香气口感,画中韵律就是那明暗浓淡色彩的转换,如同戏曲中经典的唱腔和精彩的锣鼓场,越是琢磨,越是耐人寻味。
刘方亭,1943年生于北京,现任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北京市工商联企业家书画会副会长。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长期专心于中国书画的研究与探索,擅长写意花卉、梅、兰、竹、菊,以画猫最为见长。师从画猫名家孙菊生、书法家欧阳中石等。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著作有《小写意画猫技法》、《中国画动物技法普及教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刘方亭专辑》、《中国当代书画家刘方亭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