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带了7份农民议案,茶
下一主题:王达:茶人精神,无味
自然恩惠
欧阳老师说:“茶偏偏有各种茶,你喝起来,有的是尝,有的是品。尝是不知道没喝过的我试一试,品是仔细体味体味。我慢慢地享受它这是品,我试试能不能享受它这是尝。各种茶一变化就想尝一尝,尝得好了以后,就想常喝它常来品它。因为品茶不会耽误你时间,它会促使你思维集中。”
欧阳老师说,我们中国人在饮茶、品茶、尝茶这方面的研究上有很多年了,“陆羽早就写了《茶经》,当然了不起,也说明我们地方大,各地都有产品。过去讲茶都是安徽茶,后来发现江浙的茶好,四川也有茶、庐山也有茶。我们山东以前都要去南面贩茶,后来发现日照有茶,青岛也有茶,也都很好。人周围的生物中,有一种是植物,植物里面它的叶可以用,它的精华在它的花和叶上,这部分叶可以做饮料,很了不起,物尽其用,发挥它最高的效能,人也得到享受。这是自然给我们一种恩惠。我是赞成人们和自然生活在一起,要尽可能地适应这种自然,我们能适应它了,它也就能为我们做事了。如果我们都能喝点茶,虽然有的苦点,没关系。有了这种叶子,我们就有了喝茶的资料,水也就变得有了内容,我们也就更亲近了自然,并得到了它的恩惠。这是互相之间的关系,这样多好。”
欧阳中石,汉族,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书法学习先后从师于武岩法师、吴玉如。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