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深加工增加川茶“含金量”
发布时间 2009-11-24 浏览 22770 次
利润,如茶饮料市场占有率高达41.2%的康师傅,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涨40.57%,饮料业务占总营业额的51.93%。而从茶叶中提取出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叶碱等,更是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保健等领域,其中茶叶碱的价值几乎与黄金相当。

  一边是悬在“温饱线”上的传统茶企,一边是赚得盆满钵满的茶饮料企业,“都姓‘茶’,为何有如此大区别呢?”众多川茶企业在反思后寻找到了川茶拓展的新“蓝海”。

  竞相“试水”谋发展

  17日,一排排崭新的茶饮料生产线在位于邛崃的文君茶生产车间做最后的调试。“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文君茶饮料将会出现在各大超市里。”文君茶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据了解,这是我省第一家开发茶饮料的川茶企业。据介绍,文君茶年产能达到2000吨,过去部分粗茶售价低,销售难,“而现在却可以将这些茶叶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创造更多附加值。”紧随其后,仙芝竹尖计划从明年开始投入近3亿元用于茶叶深加工产品研发,并制定了5年营销实现20亿元的目标。“我们已研发出了口感上佳的保健茶饮料,正等待时机投放市场。”而叙府茶业公司开发生产的有机茶已畅销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正致力于将川茶整合营销的成都天圃茶业公司总经理范杰表示,独芽、明前茶用于发展高端品牌川茶,而后期粗茶就应当进行深加工,“这是我们将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人才“瓶颈”亟待突破

  “开发茶饮料的想法酝酿已久,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实施,是因为技术人才的短缺。”文君相关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说,企业缺少足够技术支撑,只能采取与品牌饮料企业合作的形式推出饮料。

  “目前我们的深加工技术水平仍属于低级、初级加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各种高新加工技术的应用还很少。”日前,在考察了韩国、日本、印度等国茶业发展现状后,叙府茶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川茶深加工的关键。据了解,为突破人才瓶颈,多家川茶企业已和省茶叶研究所、川农大等科研教学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企业应加大引进茶叶深加工高科技人才的力度,组建有实力的科研队伍,研发更多科技含量高的茶叶产品,向茶饮料、果味茶、药用茶、茶粉、茶叶食品及茶叶保健品方向延伸和发展。”省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认为。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