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千年“茶乡”复兴路
发布时间 2009-11-26 浏览 26785 次
大力引进并推广优质茶叶品种,确保新发展的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100%;要制订和推行茶叶产品标准体系和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指导茶农按标准组织茶叶生产,改良茶树栽培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逐步达到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投入品,所有茶园均达到无公害标准,有机茶园面积达到60%以上,以有机化生产树立安化茶叶品牌形象。三是提高茶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茶园建设规模化。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是降低种茶风险的有效办法,也是提升茶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农户将土地或茶园以入股、租赁的形式向企业、大户集中;鼓励企业与茶农签订承租和购销合同,茶厂在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农户支持,与茶农结成“企业+农户”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建立各种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组织,大力发展茶叶生产专业组、专业村,办好一批500亩以上的基地,推进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四是抓好茶叶栽培技术推广,推进茶园建设科技化。加强茶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乡镇设立茶叶生产指导站,配备茶叶技术员,增加技术推广经费,加强科学管理茶园和安全施肥的指导。要大力提高茶农素质,结合“阳光培训”工程,分期分批请专家对种茶大户和能手进行茶叶栽培知识培训。要争取将茶机具购置列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畴,扶持茶叶生产企业或生产大户引进先进的采摘设备,鼓励茶叶采摘专业承包,争取茶园机采、机修、机耕面积达到80%以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二)加快发展龙头企业。产业的发展必须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打造一批现代化的茶叶龙头企业,是实现安化茶业复兴的关键。一是大力招商引资,着力打造茶业发展的火车头。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一批规模大、辐射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化茶企,是解决目前安化茶企投入少、规模小、档次低等问题的关键。要制订茶业招商引资的单项奖励政策,重奖在茶业招商引资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突出“招强引大”,重点引进一批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国内和国际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安化茶业开发。要鼓励和支持现有骨干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形式,扩大规模,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企业。当务之急,要抓紧完成白沙溪茶厂等老企业改制重组,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做好浙江可耐尔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超细茶”开发项目和富康房产公司投资1000万元收购原马路茶厂项目的开工上马。二是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科技竞争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要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通过派驻科技特派员等办法,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要组建专门的科研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校联系和合作,加强高档茶叶、茶保健品、茶饮料、茶含片等新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当前,要着重抓好超细茶的研制和开发。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一,要加强企业管理。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组织企业老板开展各类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帮助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第二,要优化环境。要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外部环境,设置一定加工准入门槛,坚决取缔加工条件差、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造成资源浪费的家庭作坊式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第三,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设立专门的龙头企业引导基金,支持企业建基地、抓技改、上设备;要通过银企洽谈会等形式,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三)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面对普洱、铁观音、龙井等国内市场名茶白热化的竞争态势,安化茶要从众多的茶叶品牌中突围,增强质量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是必然选择。一是要加强行业自律,抓好质量监管。充分发挥安化茶协的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切实抓好“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安化茶”三个品牌商标的市场准入,是解决目前品牌杂乱和竞争力弱等问题的关键。要尽快制订和健全安化茶特别是 “安化黑茶”和“千两茶”的质量标准和检测、监管体系,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从茶叶品种的选择到种植、培管、加工、包装、销售,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确保质量安全。二是要保护品牌。“千两茶”作为世界只有安化有的地方特产,压制工艺独特,集数百年黑茶加工工艺之大成,相关部门要抓紧做好“千两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产地标识和产品专利权申报认证工作。同时,要按清洁化生产要求,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千两茶”独特的加工工艺和程序。三是要进一步挖掘品牌价值。组织有关专家尽快收集整理“千两茶”的保健价值、历史沿革及民间传说、民俗故事等相关背景资料,深入挖掘其独具的历史人文价值,提高影响力。要开展安化黑茶的专项研究,包括其药理功能、与普洱茶的比较以及提高其品质的研究等,挖掘其保健药理价值,增强竞争力。

  (四)努力开拓营销市场。一个优势产业的形成,离不开强大的市场营销环节。努力开拓市场是重振安化茶业的必由之路。一是要拓宽经营思路。企业必须彻底摆脱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冲破“边销茶”的围城,在做好国家订购茶的同时,切实抓好大众茶产品的开发和推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努力开拓市场。二是要加强政府引导。云南普洱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鉴于“安化黑茶”在全国茶类的地位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要将其作为益阳茶业发展的核心,集中优势资源来打造;要争取省政府将其作为全省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千两茶’放在与‘湖南三绝’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宣传和扶持。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业博览会和省内外各类产品展销和名优茶鉴评,提升茶叶知名度。要在市、县政府网站开辟茶叶专栏,宣传推介以“三个品牌”为主的安化茶叶;要鼓励外资企业到安化投资进行茶叶生产、研发、加工和贸易,构筑安化茶叶走向国际市场的多元渠道,有关部门要在企业加工出口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要加快茶叶交易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在外设立营销窗口,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三是要与文化旅游捆绑,赋予茶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生命力。云南普洱茶营销推广的成功,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围绕普洱茶文化提炼出了一个个好的创意。第一,要开展茶文化的深入挖掘和艺术创作。要尽快组织专家全面系统的开展安化茶文化的挖掘、整理、提升工作,支持茶歌舞、书画、影视、戏剧等文学创作,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弘扬安化茶文化。要通过开展“和谐茶艺边疆行”、“千两茶万里行”等各种活动,进一步扩大安化黑茶的知名度。第二,要在全县上下营造良好的茶文化氛围。大力开发具有安化特色的现代茶艺,抓紧培养茶艺人才。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人人能做安化茶文化的讲解员、宣传员。第三,要发展茶旅游。要整合益阳有限的茶叶展品资源,在安化建设茶叶展览馆。同时,要争取省旅游局在长沙至张家界的旅游线路中增加安化景点,将安化茶叶作为旅游产品,在张家界、韶山、衡山等省内主要旅游区设置销售窗口,扩大影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