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毕节试验区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09-12-14 浏览 26049 次
验区中药产业发展战略”,将其放在贵州医药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试验区优先发展道地原药材基地、民族制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如半夏、天麻、续断、刺梨、草乌等优势品种),突出重点和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培育优质名牌,提高中药现代化产业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加大对试验区中药产业的投入,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大对试验区中药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一是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等国家政策性资金,集中扶持有黔西北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地道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利用试验区优势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申请建立毕节试验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科技研发资金,支持道地药材GAP基地建设和药农购买种子种苗补助以及重点优势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研究和新药开发研究。通过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向试验区现代中药民族药科技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上注入,重点解决制约毕节中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突出重点,择优发展。试验区要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切实可行的利于试验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和中药民族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库。重点发展道地、名贵、珍稀、特色、大宗、常用药材。建议重点发展天麻、半夏、续断、草乌四大贵州道地、名贵、珍稀、大宗、常用药材,并做大做强与品牌化。同时,将具毕节三大彝族特色药材白及、昆明山海棠、金荞麦,四大石漠化治理用药材刺梨、山银花、杠板归及金樱子等也作为重点发展品种,使之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

在上述重点发展品种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在试验区有资源优势与生产条件,二是国内外市场与生态建设需要,三是我省己有较好规范化种植研究与基地建设基础。如天麻、半夏、续断、草乌、白及、昆明山海棠、金荞麦、刺梨、山银花、杠板归、金樱子等既是贵州道地、名贵、珍稀、大宗、常用药材,中医临床与中药饮片需要,又是中药民族药工业(如天麻、续断、白及、昆明山海棠、金荞麦、刺梨、山银花、杠板归)、食品工业(如刺梨、金樱子)与生物农药(如草乌)等相关产业重要原料。

  (四)加强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基础研究与种子种苗的良种繁育,切实使药材生产从种源优化这一根本环节上保证其优质高产。试验区内药材品种资源丰富,往往同一药材的种质资源也很多,例如半夏就有多种叶型的变异,其生长特性,长势和特性均有一定差异,如果从药材质量和产量等方面入手,选育优良品系或品种,优化品种,对提高药材质量、产量和建树品牌,均有重大意义。

  因此,建议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依托龙头企业在试验区尽快建立“毕节试验区中药民族药材GAP技术指导(包括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中心”与“种子种苗良种繁育中心”。以此作为众多中药与民族药材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在技术、种源保护与良种繁育等方面的有力保证。

  (五)建立中药民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科技营销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销”相结合[FS:PAGE]的较为完善的中药民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进行试验区地道药材、彝医药(包括其他民族民间单方验方等)、石漠化治理用及食药保健多用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其深度研发,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使具毕节特色的中药民族药新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有序发展。

  (六)加强中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毕节学院开设民族医药专业或增设民族医药理论 、种植与制药技术等课程及实验研究,培养中药种植、研发、制药、营销等人才。鼓励省内特别是大中专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毕节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加强科学技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

  (七)关于与大型中药制药企业建立战略性合作问题。中药材的销售,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通过国家批准的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四川五块石、广西玉林等17个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二是由中药制药企业直接通过商户在产地购买。特别是后者,日渐成为大宗交易的主要渠道。与大中型的中药制药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签定供销合同,即可稳定地建立一些药材的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有的药材生产,还可能取得中药制药企业在资金和技术等的资助。因此,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根据生产的药材和市场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主动与省内外的大中型中药制药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对口生产所需要的药材。应特别注意开拓市场,宣传自己的药材产品,寻找和了解企业需要的药材品种,花大力气与国内外商家沟通,尽量帮助制药企业解决品种方面的需要,建立直接的购销关系,加强物流中心建设。通过与大型制药企业的战略合作带来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