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创新思路营建生态茶产业大格局
发布时间 2009-12-21 浏览 24168 次
入股的形式,流转到有头脑、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的大户或公司手中,推动了新的茶叶基地不断涌现,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促使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加工规范化、销售批量化更上新台阶,为茶业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县已有茶业大户120多户,平均每户承包300亩,最大户达2400亩,已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28家,茶叶企业7家。

县委书记闵启华等领导深入乡村调研和指导,县茶叶局和乡村干部跋涉乡间,帮助农民调整产品结构,实行规范化清洁化生产,形成以龙井、福鼎两大系列为主的绿茶品种结构,全县茶园无性系品种占85.9%。该县在中国茶科所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扶持、科技支撑、社会推动”的发展模式,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等各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合理调配品种结构,该县积极引种安吉白茶铁观音、黄金桂等品种,成功加工出乌龙茶、白茶、侗乡工夫红茶等新产品,使全县茶叶生产布局更加合理,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该县积极探索资源整合,茶旅互动,促进茶业旅游业共生共荣,收效良好。

目前,黎平县已建成茶叶7.1万亩,其中幼龄茶园4万亩,投产茶园3.1万亩。该县2008年茶叶总产量达1920吨,茶叶总产值1.34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产240吨和增收1680万元,受益农户1.2万家,助农增收7500万元,解决农村7.5万名劳力就业。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8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4家,2009年产绿茶2100多吨,产值1.3亿元,涉茶农户1.8万户,受益12万人,帮助农民增收8000万元。已涌现雀舌茶、翠针茶、毛尖、香茶、白茶等十多个知名茶叶品牌,雀舌茶、香茶多次获得“中茶杯”、“中绿杯”金奖等殊荣。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和美国、新加坡、非洲等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黎平县委政府自增压力趁势而上,决定调升奋斗目标:再用3年的时间,在20个乡镇扩建新茶园18万亩,力争农民人均建有茶园0.5亩至1亩,在“两高”通车前,建成25万亩高档有机茶园,带动9万人就业,促进茶农实现人均年收入6000元。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