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观音铁韵情满海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围绕着安溪铁观音进行。安溪铁观音在福州叫得响不假,但是产茶区政府牵头在福州举办如此大型的铁观音宣传活动却是不多。
其实,在福州举办这样一场活动,产茶区政府部门进行了一场巧妙“营销”。“营销”之所以加上双引号,而且在“营销”前面冠以巧妙二字,内里有乾坤,透出的恰是当前福州茶行业发展到一个关口。在此消彼长之间,产茶区政府部门在福州进行造势,拉回大众的注意力。
尽管近些年来一批安溪铁观音代表企业在福州快马加鞭轮番布点,数千家单体店也各自形成犬牙交错之势,占领各销售窗口,但防线并非牢不可破。
诚如上述所言,闽北、闽东以及福州本地的茶企开始发力,内里功夫并不是花拳绣腿,在福州频频开店瓜分份额,让安溪铁观音有了对阵之威。
“观音铁韵情满海西”茶文化系列活动,对于其他产茶区政府的借鉴意义在于,当一个产茶区在某一地销售乏力的时候,单凭茶企吆喝已够不上分量,此时,产茶区政府部门有必要伸一把手,添一下柴,让产茶区茶企或者销售个体寻得温暖的力量,觅得前行的动力。
深度观察:茶市热点风云变动 “变”与“不变”须平衡
不同的产茶区不同的茶类,不同的茶叶生产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的茶叶销售个体不同的活法,他们因茶相联,都在为闽茶增添光彩。
福州的茶产业今后会如何发展,很难给出准确预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闽茶出省,必争福州。福州是闽茶企向省外拓展门店的桥头堡,闽茶企可借助福州市场进行练兵,相互取长补短。
自2006年初以来,短短几年时间里,福州茶叶总是不断变化着热点。一方面,茶企开始逐渐地细分市场,部分茶企对企业发展路径已有了相对清晰的方向,相应地可以在涉茶领域发出不同的声音,意在引领市场,群雄并起之时,市场营销方式也进入多元化期;另一方面,众多的茶叶单体店仍在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试探市场,一些门店经不起大浪淘沙,不断被市场洗出局。
想在茶行业赚钱的人还在不断增多。与传统制茶工艺重新散发魅力一样,一家茶企应该平衡“变”与“不变”,才能长久赢得市场。“变”,寻着市场销售规律,因市场发展择机而变,依时而动,因地生变,不错失机会;“不变”,严把茶叶质量关,不炒茶叶价格,建立长期口碑。(本文最初发表于2009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