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贵州:一片茶叶救活黎
下一主题:西部开发报:国内茶商
认知:地标保护
新闻回放:自1999年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来,贵州省有4支茶叶获得了地理标志保护,分别是:余庆小叶苦丁茶、梵净山翠峰茶、凤冈富锌富硒茶和石阡苔茶。目前,贵州省已报送申请保护的茶叶产品还有都匀毛尖、贵定云雾贡茶等。
入围点评:地理标志与商标、专利、出版并列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特性本质取决于该场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必须具备识别来源地的标识、特定质量或声誉等特性、产品声誉等与来源地之间的因果关系3要素。地理标志制度为产品的质量从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全过程监控和提供保障。
探索:土地入股
关键词解读:印江县发展茶产业进程中,探索出了茶农土地入股企业的模式。其运作程序是,由企业和茶农成立一个茶叶协会,由企业出资,负责茶园管理所花费用,包括肥料、农药,还是管护、采摘等人工工资,以土地入股的茶农,每亩地每年将获得80元的“保底分红”,茶园和今后加工厂的用工,均由协会负责组织和安排,其工资不能低于当地当时的劳务市场价格,茶园投产后,所销售茶叶的利润,拿出部分给全体股东分享,比例不低于10%。
入围点评: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茶农和企业家都是主人,大家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他们会时刻关注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违背众人利益的事,大家会极力反对,破解了多个“和尚”没水吃的困局。特别是,这一创新土地流转的举措,有效营造了茶农与企业的利益连接机制,较好地保障了出让土地农户的长远生计,既促进了茶产业发展,又有利于茶区长治久安,避免历史上土地大兼并导致的社会不稳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