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发展“棚膜经济”打造“东北寿光”
发布时间 2010-01-05 浏览 24155 次
“钱袋子”。

  ——把榆树市打造成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东北寿光”。

  榆树市的目标清晰而明确。

  “种了那么多年的苞米,这一下子改种菜,行吗?能赚钱吗?”初期,一些习惯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心里没底。

  “发展棚膜经济,榆树优势明显。”榆树市委书记李国强说,我省冬季的蔬菜基本靠外埠进口,供需矛盾突出,而榆树地处吉林、长春、哈尔滨、松原等地的中心地带,具有大容量、广流向的市场需求,可以辐射四大城市、东北乃至整个东北亚,发展空间巨大。榆树的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并拥有一批农业园艺特产技术专家,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

  有“吃到甜头”的“过来人”算了一笔经济账,日光温室会有效解决东北冬季生产蔬菜取暖问题,大幅降低生产费用,提升蔬菜竞争优势,“每栋667平方米的温室大棚每年创产值7万至10万元,与种植同等面积的玉米相比,效益是玉米的近50倍。”

  同时,榆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棚膜蔬菜园区免收当年土地租金,不另行收取任何费用;协调金融机构,为棚膜蔬菜户提供贷款;在弓棚镇的园区内建设大棚,每栋补贴两万元……

  有了经济效益和政策支持这两颗“定心丸”,榆树市各乡镇陆续加快了棚膜蔬菜生产园区建设速度,一座座蔬菜大棚如鼓起的风帆扎根在黑土地。2009年,榆树市新建温室和大棚4000栋,总数发展到3.4万栋,蔬菜产值实现25亿元,并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12月末的吉林大地,滴水成冰。榆树市各个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绿油油的黄瓜、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正在茁壮成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们这个园区是今年4月开始建设的,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2栋,每栋使用面积1600平方米,每年可生产蔬菜2700吨,可实现纯利润480余万元,户均纯收入7.8万元,真的比种苞米赚钱多了!”看着大棚里绿意盎然的蔬菜,榆树市先锋乡民权村棚膜蔬菜生产园区的农户笑得格外开心。

  “我们将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产地批发市场,确保产销顺畅衔接,加快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进程。”谈起明年棚膜经济的发展思路,李国强说,榆树市还将新建1个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市级蔬菜园区,5000栋温室大棚。

  届时,榆树市的温室大棚总数将达3.9万栋,蔬菜产值有望实现28亿元。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