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我们仅是来这收购食用菌。去年,平泉创建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标准化示范县后,我们立即投资3000万元建厂。”据承德金稻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模式,电脑全程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每天可产鲜菇5~6吨,实现了全年种植。在完全封闭、无菌的条件下,实现了集装袋、蒸菌、发菌、出菇于一体的流水线生产,有效防止了污染,提高了成品率和质量安全标准。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香菇、滑子菇、黑木耳等多品种相补充,保鲜、速冻、烘干、盐渍、即食软包装、罐装等多种类加工,长短周期相结合,多模式生产的发展格局日益成熟,深加工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大培训产生大飞跃。“科技是质量安全的保障,技术富农才能拔掉穷根。”在积极协助平泉食用菌办公室引进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新种植模式、开发新产品的同时,承德检验检疫局还联合平泉县政府、农牧、林业、农广校等部门,为菇农和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示范县等各类科技大培训。通过培训,206人从全县4万多菇农中脱颖而出,晋升为专业技术人员。这些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菇农遍布各乡镇示范园区,经他们的传帮带,不但较快地提升了全县菇农的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而且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发展的后劲。
大品牌产生大文化。针对外地冒名平泉食用菌日益严重的问题,在承德检验检疫局的建议倡导下,平泉县食用菌建立了自主品牌,集体商标注册成功;县政府还开通了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网站、平泉食用菌信息网站;投资15亿元,谋划兴建包括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菌类美食一条街、菌类文化一条街、菌类生态园、菌类交易市场等10个子项目的菌文化产业园,打造出了一条以“看菌、听菌、赏菌、吃菌、购菌为一体的精品食用菌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了菌文化产业在品牌提升、集群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突破,年创造产值33亿元,成为平泉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