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虽是产茶大省,但在省外销售,特别是在出口方面做得还不大。比如在京、津、沪等大城市的市场上,四川品牌的茶叶还比较少,没有浙江绿茶那么多,也没有福建乌龙茶那么响,更没有像云南普洱茶那么亮。在出口方面,2007年全国出口28.9万多吨,四川只出口530多吨,排名第18位。当然,我省有很多茶叶是通过浙江等省加工出口的,但是还是说明出口量不算多,今后还大有潜力可挖。
记者:有专家指出,因地适宜地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名优新稀茶叶产品,对促进我省盆周和丘陵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实现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跨越,四川的茶叶产业建设蓝图是什么样的?
任永昌:遵照省委“加快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全省优势农业产业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把茶叶产业作为当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面积、产量、产值全面进入全国前茅。
打造出1-2个全国知名大品牌,使川茶整体形象得到显著提升,让川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把“川茶”打造成我省继“川酒”、“川猪”之外的又一张“名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400万亩,建设安全高效茶园200万亩,鲜叶总产值达到50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我省茶叶优势区域布局的原则,按照区域资源比较优势、生产规模、产业化基础、茶类分布、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与发展前景等标准,将全省65个县(市、区)列入茶叶优势区域,其中重点建设28个核心县。还专门研究制订了《2008—2012年四川优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川西名优绿茶区、川南优质早茶区、川东北优质富硒茶区进行特色规划发展。
虽然我省茶产业同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坚定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密切配合,发挥优势,真抓实干,就一定能把我省茶产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的代表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