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龙井茶的评分
下一主题:区别茶好坏的标准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现出来,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仓味」它会成为缺点,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然,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不会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入仓茶,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所排出的味道,二者十分相近。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如果对照组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_顟B不够明确,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_顟B的主要因素,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直至1996年以后,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如果茶质不够厚重,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