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单丛茶产业化建设实施办法在茶区反响热烈
发布时间 2010-01-18 浏览 24063 次
事办下来。《实施办法》提出,市、县每年拿出500万元扶持资金,重点之一就是提升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受惠。

【同期声】潮安县南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伟周:加工、烘干方面也要全部机械化生产,才能提高质量和工效。

目前,茶区茶叶生产仍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基本停留在人力层面,加工条件和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与产业经济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相去甚远。此次《实施方案》提出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培育好茶叶龙头企业,提高茶叶产业化程度。

【同期声】潮安县凤凰镇副镇长 林致敏:扶持一两家比较大的龙头企业,能够收购农民的茶青进行加工,统一加工、统一制作后销售,种茶是种茶,生产加工是生产加工,不用家家户户加工茶叶

林致敏告诉记者,目前凤凰茶区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可以让企业成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发起人,更好地带动农户发展。

【同期声】潮安县凤凰镇副镇长 林致敏:通过企业的生产,你1千吨、2千吨,10吨、20吨,都能形成产业(规模),外地来收购签合同也能有个(统一)标准。

一直以来,单丛茶的销售大多局限在粤东地区,潮州市场就占去了大约六成,每年出口额不足销售总量的1%。在国内外市场上,潮州单丛茶的影响力不大,茶叶、茶产品基本上被红茶绿茶、普洱、铁观音等品种主宰。对此,《实施办法》提出,要加快茶叶品牌建设和保护,尽快制定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开拓茶叶销售市场。

【同期声】天池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郑协龙:(潮州单丛茶)知名度在粤东地区非常好,外面了解的人还是比较少,政府来支持、引导,才能提高品牌的效应。组织企业参加茶叶博览会,组织的过程要策划好,提高参展档次。

潮州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潮州的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办法》也提出,要鼓励开辟茶文化旅游线路,做大茶文化旅游蛋糕,大力培植与茶经济相关的第三产业。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联姻”,为茶区旅游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同期声】乃兴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外务经理 吴德光:2010年6月,(公司)将加大投入,争取在3至5年内将整个凤凰旅游区的配套、道路、宾馆、景点(进行)完善,促进山区旅游和茶业发展。

潮州单丛茶是我市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但一直以来缺乏统筹、零散经营,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此次《实施办法》的出台,为单丛茶的产业化建设指明方向,相信经过几年努力,潮州单丛茶产业化水平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使潮州单丛茶真正从潮州走向全国、香飘四海。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