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及茶叶保健知识
发布时间 2010-01-20 浏览 29849 次
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明清两代成为我国制茶技术全面发展的时期。

  43、当代茶圣是谁?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人,原名荣堂。青年时期就读浙江农业技校,立志献身农业,才改名“觉农”。1919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致力于中国茶叶的复兴。1940年创立我国第一个高等学校茶叶系——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系,次年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一生为中国茶叶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4、你知道“客来敬茶”的习俗吗?

  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俗。古人有许多以茶敬客的佳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塘沸火初红。”“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这说明我国人民这一传统礼仪已深入人心。

  45、你知道宋代的“斗茶”吗?

  宋代盛行于“斗茶”,又称“茗战”。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现代的名茶评比会,是古代斗茶之风的变化和发展。

  46、什么叫“茶博士”?

  过去是称呼茶楼、茶馆内沏茶跑堂的堂倌,因其冲茶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加上他们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所以称之为“茶博士”。现在,我国高等学院中有专攻茶叶栽培并取得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茶博士。

  47、陆羽在《茶经》是怎样论水的?

  陆羽在《茶经》中论煮水方法时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8、中国茶道的核心是什么?

  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享受和人格的锻炼,这正是中国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49、唐代诗人卢仝(tong)的《七碗茶诗》内容是什么?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50、“茶墨俱香”的典故是怎样来的?

  北宋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苏东坡,在一次斗茶比赛中得“白茶第一”。史学家司马光问他:“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君何以爱此二物?”苏东坡回答:“奇茶妙墨俱香。”“茶墨俱香”遂被后人传为美谈。

  51、中国茶德是什么?

  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52、什么是“无我茶会”?

  无我茶会是一种群众性的茶会形式,受到欢迎和推广。是一种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饮茶的全体参与式茶会。以茶会友,可结合各种队会或主题开展活动,有益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交流感情,活跃身心。

  53、茶被人利用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药用、食用、饮用。其中,饮用又分为唐煮、宋点、明泡三个阶段。

  54、你知道少数民族饮茶的习俗吗?

  我国民族众多,饮茶习俗各异。如蒙族喝盐巴茶;藏族喝酥油茶;维吾尔族喝奶茶和香茶;湖南桃源民间流传擂茶习俗;傣族饮竹筒茶;福建广东民间喜饮乌龙茶;陕甘民间的罐罐茶等等。

  55、你知道乾隆皇帝封御茶树的故事吗?

  传说,乾隆下江南时,一日来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一乐之下,不禁也加入了采茶的行列。但是当他刚采一把茶叶时,忽闻太监来报,称太后有病,要他速回。乾隆很着急,就将所采茶叶往口袋中一塞后,赶回宫中。其实,太后得的并非大病,只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肝火上升,今见皇儿回宫,还随身带来一阵清香。一问,原来是皇帝兜里的一把茶叶。冲泡后给太后喝下,胃舒服了,肝火也下降了,眼目一清亮,不觉大喜。乾隆见太后如此高兴,就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18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因此,这18棵茶树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茶树的珍品。

  (四)茶冲泡与品饮知识

  56、红茶的泡饮法有哪些?

红茶可分为杯饮法和壶饮法。以茶汤中是否添加其他调味品来分,又可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

  57、绿茶的泡法有哪些?

  高档绿茶或各类名茶,一般习惯用透明玻璃杯冲泡,便于观赏茶叶的品质特色(叶形、汤色及茶叶的沉浮)。普通的绿茶用瓷制的茶杯或壶来泡,可以得到浓厚的茶汤。泡茶过程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之分。

  58、泡茶时茶与水用量配比以多少为好?

  一般评、品花茶绿茶红茶等,茶水用量比例为1:50;浸泡时间为5分钟。在日常生活中泡茶时,茶与水用量比例以1:60为好。青茶的茶与水的比例约为1:20。泡茶时注意浸泡时间,浸泡时间的长短也能影响茶汤的浓度。

  59、泡茶的水温如何掌握?

  除高级细嫩的绿茶可用85---90度的水来冲泡以外,其它茶类均需要沸水来冲泡。

  60、茶叶的外形

  条形:信阳毛尖 卷曲形:碧螺春 圆珠形:珠茶 螺钉形:铁观音 扁形:龙井茶 针形:君山银针 花朵形:白牡丹 雀舌形:黄山毛峰片形:六安瓜片

  61、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于黄山西南的安徽省祁门县。祁红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屡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的金奖。其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

  参考资料:北京市青少年茶文化教育基地,北京青少年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安徽农业大学茶文化研究所网站;其他有关茶叶方面的书籍与杂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