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版茶叶拍卖
在铁观音的故乡安溪县,建立拍卖制度的历史甚至更长。但是,这里的拍卖,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发挥的实际作用更小,也很少引人关注。
安溪的拍卖方式,跟国际茶叶拍卖方式没有差别。参与拍卖的茶农和茶企,将茶叶样品送交市场管理部门,当场开汤品尝。
“最近两年,每年秋茶上市都要拍卖一些,但拍卖的量很小,主要是高档铁观音。起拍量从几斤到几十斤,都是小量拍卖。”安溪中国茶都林水亚说。“与安溪铁观音的总量相比,这点拍卖量微乎其微。”
未来,建立合适的拍卖制度,是安溪铁观音营销网络的发展方向,安溪县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项目的进展。“但是,推广起来很难,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林水亚说。
在拍卖的时候,中介方甚至出奇意外地设定了最高限价。“为了防止恶意炒作,哄抬价格,拒绝出现普洱茶式的泡沫,我们的评审委员会为每个档次的茶叶设定了最高限价。”林水亚说,“这是保护铁观音长久发展的重要措施。”
国家版,哪儿拍卖?
环顾国际市场,印度、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主要产茶国,都在国际出口贸易中建立起了拍卖制度。中国,却一直没有建立起国家的茶叶出口拍卖制度。
“建立出口拍卖基地,是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措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说,“这是一条必然要执行的措施,关键是要如何执行,在哪里建立,如何协调内部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
拍卖的“叫板者”
马连道茶叶拍卖模式一经推出,在企业界就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判。“有人很快就接受了,有人却完全持反对态度。”杨藤藤说,“有些企业直言,对这个不感兴趣。”
记者采访发现,也有部分茶商对此不屑一顾,“作不起来的!大企业有自己的营销渠道,小企业要作起来难度太大。”
“我们在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大宗产品交易经验,希望能对茶行业的业务产生借鉴作用。”杨藤藤说,“我们公司的北京团队,现在主要做这一项业务,把宝押在这儿了。不过,我们还是很谨慎的,毕竟茶叶行业是个独特的行业。我们的尝试恨慎重,我们的信心很饱满!”
这种拍卖模式,将冲击品牌企业的原有营销渠道,特别是一级批发商的利益将受到侵占和挤压。品牌企业,对此形成泾渭分明的态度,拍卖与原来的品牌和渠道理念,存在着明显的冲突。“对于品牌企业来说,用不着拍卖,让立顿拿产品来拍卖吧。”某茶企代表说。
半年前,马连道电子交易市场所在的店位,是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马连道的旗舰店。如今,门店还在,只是物是人非,店主已变。
中茶去做连锁加盟店了,另外一家公司来作大宗交易拍卖了……这难道不是中国茶叶流通机制的新形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