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做兼职已快一年了,其间她还曾为朱军、司马南、范冰冰这样的名人表演过茶艺,可以算得上是经历丰富了。然而,做这份兼职让她感触最深的,不是这份虚荣,而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为人处世。
“我最大的收获和感受是,茶艺能孕育一个人美好的性情!”葛纯说,她在班里是班长,原来由于个性直率、脾气冲动,许多同学觉得与她难相处,不少已同班两年的同学,以前连话都没说过。“不过,现在完全变了,很多同学会主动找我谈心,他们都说,我在从事茶艺后,简直就像是变了个人。”
爱这行就要耐得住寂寞
受访者无一例外是单身
记者采访的茶艺小姐,不管是专职茶艺师,还是兼职的学生,大到年近三十,小到十七八岁,无一例外都是单身。追寻原因,固然有巧合的成分,但记者发现这和她们的工作性质也有很大关系。
从服务员到领班,再到大堂经理、执行经理,最后到跟朋友合伙开店,如今已是武昌慧清茶宴馆半个老板的晓苏(化名),在茶艺师中算得上是小有成就了。她和男友的感情就是始于茶也终于茶。
晓苏从小就是个好强的女孩子,她的前男友是她的一位客人,两人在多次的接触中走到了一起。不过,就在要谈婚论嫁的时侯,男友因晓苏的工作难免会接触到三教九流,一心想要她放弃工作,而晓苏又实在舍不得茶,两人这才分了手。面对记者,晓苏一脸无奈:“很少有人能理解我们的工作,我只希望我以后的老公能理解我就够了。”
有三年茶艺表演经验的肖潇(化名),不乏众多仰慕者。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一位40来岁的客人,她称他为“凌志”,因为他每次来都开着辆凌志车。“凌志”为了追求她,曾连续两个多月天天来点她的功夫茶,而一道功夫茶的收费就是158元。
“他每次来,除了点我泡茶外,还非要为我点一桌子的点心,老板是乐了,但苦了我。”肖潇还记得,“凌志”开口表白在一个多月后,肖潇拒绝后,原以为他不会再来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又准时出现,直到最终发现确实没戏,这才罢手。
“以前学茶的时候不想考虑这些,而现在是没时间谈恋爱。”肖潇的感慨不无道理:晚上是别人谈恋爱的时候,而对我们来说正是工作的黄金时间,谈恋爱对我们这一行来说太奢侈了。
问及婚恋,晓芳也告诉记者,有空的时候,多半也是在看书,因为要吃透茶文化,必须要了解茶叶、美学、礼仪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客人哪一行的都有,和你聊起来,你什么也说不上来,那就太煞风景了。”晓芳认为,与同龄女子相比,茶艺小姐可能更需要耐得住寂寞,这似乎也已成为了这一行的职业特点。
“茶艺”成了陪聊幌子
部分从业者亵渎美好岗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茶艺小姐做的不过就是“添茶续水”的工作,吃的就是碗青春饭。也许在外人看来,只要有个漂亮脸蛋,懂点泡茶技术,就可以从事茶艺了,但殊不知,并不是只要翘起兰花指,就能称作是茶艺的。
“现在,人们对茶艺小姐的印象呈两极分化态式。多数客人对茶艺师是十分尊重的,但也有一些茶艺小姐不太自重。”巴山夜雨茶艺馆的经理张小鹏告诉记者,来店里喝茶的客人,多少是有点层次的,就是部分层次不太高的客人,只要是真心来喝茶的,融入店堂的氛围当中,欣赏着茶艺小姐优雅的表演,享受着她们精心的服务,都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感觉到自己非常受人尊重!”在这里工作的茶艺师葛纯和齐淑莉都这样讲述自己的从业感受:“我们从业多年了,迄今为止,还没有碰到过客人不礼貌的事情。”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行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咖啡厅和茶楼的茶艺小姐,从事的其实是陪聊服务,虽然懂点茶艺,但其从事的工作和茶艺不但不沾边,反而亵渎了茶艺这一美好的职业。”
“这样的茶艺小姐,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茶艺从业人员。虽说她们学了点这一行的‘花拳绣腿’,但不会用心思去体会茶艺的精髓。她们的目的并不是茶,茶艺不过是她们为实现自己一些不太‘阳光’的目的的手段……”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不少从业者称,正规的茶艺师也并不是不和客人聊天,但聊天的前提肯定是彼此尊重。发乎情,止乎礼,正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礼节和分寸,也许是茶艺师去伪存真的试金石。
有的茶楼下达了推销任务
茶艺小姐卖茶“欲擒故纵”
不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已难得有绝对不沾人间烟火的“净土”了。就是正规的茶艺小姐,也有人在表演茶艺之外,不得已兼顾推销员的角色。
来自宜昌的姑娘月桂(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她以前所在的茶楼,就要求茶艺小姐每人每月必须推销出去价值5000元的茶叶。起初,为了完成任务,她一开始就给客人拿最贵的茶。结果多数客人都消费不起,有的碍于情面点了1两、2两,但再也不来了。
“后来我学乖了,不再一上来就推销茶叶,而是先和客人套近乎。”月桂说,她一般先是跟客人聊天,问寒问暖,在得知客人的喝茶习惯后,再将每种茶的区别娓娓道来。
然后,她慢慢地按照泡茶的程序,让客人先赏茶,然后介绍茶具,同时不断提示客人,每道工序先做和后做的效果有何不同,这样一来,客人们的感觉就会被全方位调动起来,或多或少开始动心品尝两种不同的茶的滋味了。
如果泡的是中低档茶,月桂会先告诉客人这类茶叶最高的价位是多少,数量又有多么稀少,只有什么样的客人才能喝到。当客人表现出急于询问自己所品茶叶的价格时,她仍会不紧不慢地把一整套茶艺表演完再做回答。她说,这种欲擒故纵,先抑后扬的方法,往往比直接推销茶叶有效得多。
在汉口茶市开茶叶店的茶艺小姐王月勉也是推销茶叶的能手,她的秘诀是先交朋友再做买卖。小王为人热情,客人一到店里,不管点多便宜的茶,她都先泡给你喝。她的嘴也特甜,不论买没买茶的客人,临走时,她都会亲自送到门口,热情招呼再来。
此外,她还自创了一套十八道泡茶工序,客人到她店里,可以一边从容地品着茶叶,一边欣赏她的茶艺表演,客人高兴了,临走时多半都会买点茶叶带走。
多数时候,茶艺小姐是不用推销茶叶的。葛纯就称,她做兼职茶艺小姐已快一年了,但她从来没有推销过茶叶。“来茶楼喝茶的客人都有一定的经济水平,他们点什么茶,我表演什么茶就是了。”
武汉持证茶艺师不过上百人
茶艺是碗冷门“青春饭”
现在茶艺师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有业内人士称,仅在武汉就有千人以上在从事茶艺表演和服务工作,不过,从业人员的素质却是参差不齐。其中有不少可能都缺乏专业知识,既不会鉴别茶叶优劣,更不懂真正的茶艺技巧。
刘登峰认为,茶艺是一套学问,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熏陶,从业人员只有具有一定的知识文化修养,懂茶和爱茶,才能真正从心里认同茶艺,做好茶艺。
眼下,在武汉,像何美、齐淑莉这样经过考级取得证书的茶艺师不过上百人,而何美算是学历最高的茶艺师了,她前不久获得了茶艺技师的证书。其他茶艺从业者,大都是自学成才。要么是酒店的服务员临时充当,没有国家认证的证书,就是有也多半只是初级和中级茶艺师,再往上更高级别的高级茶艺师、茶艺技师、高级技师就少之又少了。
业内人士称,目前全国只有十来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茶学专业,担当着培养茶艺人才重任的还多是些茶馆茶楼这样的企业。总体而言,茶艺人才仍很缺乏,这一行业还算是冷门行业。
眼下,茶艺人才的缺失越来越成为制约茶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采访发现,多数从业者都认为茶艺这一行算是青春饭,鲜见准备干一辈子的。晓芳也曾这样认为过,不过,自从跟一个客人对话之后,她就不这么想了。
这位客人来自江苏,家里世代经营茶馆,聊天中,晓芳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自己的职业茶艺师做不了多久的担心,客人则告诉她,他们那里有位老人,今年70多岁了,还在报名考茶艺师证书。
晓芳告诉记者,客人的话给了她很大的触动,现在,她已相信茶艺绝对是个可以从事一生的职业。“除非老到爬不上桌子了,否则,我绝对要把茶艺事业进行到底。”晓芳信誓旦旦。
不过,像晓芳这样的茶艺师只是极少数。在更多的从业者心里,这确实只是一个年轻人的职业。“如果年纪大了,要么转行,要么就只有出类拔萃,然后当老师带学生,或是组团进行表演这几条路了。”不少从业者都这样表达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